厨艺交流

味的性能和功效

2008/5/8 23:37:07

-------- 一级烹调师 习红炳
  
现在有些厨师为了方便,不在烹调物料的内发外制上苦下功夫,而是求助于鱼龙混杂的成品调味品,见佛烧香,逢菜一味匙,盘盘都是调味品味,菜肴主料本味很难突出。常言道,百菜百味,但现在厨师一菜百味,大家知道,制作菜肴都要调味,味的种类很多。由于生活习性不同,不同的国家对味的解说也不相同。中国把味分为酸、甜、苦、辣、咸、鲜、涩七种,至于烹调中的味,通常分为基本味与复合味两个大类。前者有咸、甜、酸、辣、香、鲜、药、苦、涩、碱、淡、麻、蝴、浓、肥、腻;后者有酸甜、甜咸、辣咸、鲜咸、椒盐、香辣、香咸、麻香、酱香、腌腊、五香等。中国烹饪的早期是独味多于复味,现在是复味多于独味。(严格地讲,纯粹是基本味的菜,,几乎没有)

味,系指能溶于水的呈味物质作用于舌苔乳头味蕾所引起的知觉反应,俗称“味觉”,成人舌苔上有味蕾两千多个,多数集中在舌面,少数分布在软颗、会咽和咽喉。每个味蕾由四十至六十个味细胞组成,与味神经相连。不同部位的味苗对于味觉有不同的感知作用:舌面味蕾感知咸味,舌根味蕾感知苦味,舌侧味蕾感知酸味,舌尖味雷感知甜味 ----- 这便是四种基本味觉。

不同的味是由不同的呈味物质显现的。这些呈味物质在烹饪中就叫做“调味品”。不同的调味品,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和特殊功能,在制菜时分别扮演不同的角度。下面就操作中常见“咸、甜、酸、苦、辣、鲜、涩”七种基本味的特性、构成作用略谈几点:
   
(一)咸味(盐、酱油)咸味是由食盐中解离出的氯离子显现的,伴随它的常用钠离子的微苦副味。盐有粗盐、细盐、再制作盐三种:以产地分,井盐优于海盐、池盐和岩盐。在烹调中,盐素称有“百肴之将”、“百味之本”、“无盐不鲜”、“好厨一把盐”、“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历来是佐料主角。它可以中和鱼肉等碱性食物与果蔬等酸性食物,突出原料的鲜香,刺激食欲;还能杀菌消毒,压异味,鲜油腻,防止菜色黄变,再从生理作用上看,盐可软坚、润下,既能兴奋神经,刺激胃液分泌,帮助食物消化,促进蛋白质吸收;又能补充内盐分消耗,增强肌肉弹性,参与人体血液循环和生理代谢过程,防止某些病变。此外,制菜也不能全靠盐来当家。袁枚(清代诗人,美食家 《 随缘食单 》 作者)说得好:“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盐一味概之。”在咸味中可以与盐分庭抗礼的是酱油。这是豆麦发酵后加盐酿造而成的。酱油的化学成分复杂,除氯化钠外,尚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其味以碱为主,兼具鲜香、酱油入撰,可使菜肴增味、生鲜、添香、润色,并能补充养分。酱油的品种也多,如红酱油、白酱油、老抽、鱼露、虾籽酱油、蘑菇酱油、晒制酱油、固态酱油、化学酱油等,均须因材而施,量材而用。此外,酱品的作用与酱油类似。
  
(二)甜味(糖)这是由糖类、多元醇和人工合成剂呈现的,分自然甜味和人工合成甜味两类。制菜取甜,多用白糖、砂糖、红糖、方糖、冰糖和蜂糖等。美化烧烤菜的色泽,使汤汁稠浓,柔和香馨,故而又有“好厨一把糖”、“糖配盐、味更鲜”的厨谚。
  
(三)酸味(醋、黄酒)酸味是由氢离子刺激味觉神经引起的,凡在溶液中能解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呈酸性,所以酸度的大小常用“氢离子浓度”来表示。酸有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种,前者有苦涩等不快这感,多不食用;后者爽口鲜香,经常入撰。醋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助肠胃消化;还能去鱼腥,解油腻,提味增鲜,生香发色,开胃爽口,增强食欲;也可减少加热过程中维生素 C 的损失,中和咸味,帮助钙质溶解,春季食用最为适宜。由于酸是一种电解质,在溶中能形成自由离子,受热则加速分解,并且挥发,所以制菜点醋不可过早,更忌久烹。用醋也应节制,味道过酸则伤脾,致使皮肉增厚,尤其是胃酸过多的人更要忌醋,以免伤身。与醋作用近似的还有黄酒。它是用糯米或小米酿造而成,其主要成分是酒精、糖分、糊精、有机酸、氨基酸、酉旨类、配合类、杂醇油以及浸出物。酒作味料,则是人人首肯,弥足贵之。黄酒调味,一可去掉鱼虾腥气,二可砾发原料芳馨,三可增添菜品清香,四中增强肴撰鲜醇。此外,它还有帮助肠胃消化、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同样,用酒也要适可而止,倘若喧宾夺主,酒气冲鼻,不伦不类,反生其弊,香槽的作用与黄酒大致相同。
   
(四)苦味主要来自含有生物碱或菇类、试类的物质,如咖啡啡碱、可可碱、茶味碱、以及桔皮、菊花、苦瓜、苦菜、香椿、药芹、莲心、豆范、砂仁、碑酒花、龙井茶、普洱菜、苦杏仁、苦葛芭、苦竹笋、竹味椒等。单纯的苦味并不可口,适量加糖、加盐拌和才有韵味。苦能燥湿、泄降,可健胃,是一种较好的刺激剂,盛夏食用效果尤佳,但用量也须控制。因为味道过苦则伤胃,易使毛发脱落。
   
(五)辣味(辣椒、香料)辣味是辛辣物质作用于舌面、口腔触觉神经和鼻腔粘膜嗅觉神经所产生的灼痛感。辣分热辣和辛辣,前者为自辣椒素和胡椒碱,后才来自姜酮、蒜素和黑芥子贰。辣椒、胡椒、茶末、咖狸,均是辣味调料。尤其是辣椒,是一种刺激食欲、增添养分的理想调味品。能够增长时期、解腻、调味、配色,盖压腥擅和刺激胃口,深受潮湿低凹地区人们的喜爱,并且成为云、贵、川、湘、赣(赣西一带)食撰的鲜明特色。
   
与辣味相关的还有香料。以味别区分,香料包括四类:一类是带有辣味的葱、蒜、姜、洋葱、香菜;一类是带有麻味的花椒;一类是带有甜味的桂花、玫瑰;一类是带有苦味、药味的八角、桂皮、小茵香、陈皮、杏仁、草果、丁香、砂仁、山奈、白芷等。它们有同有异。同者,都有香味,可去腥气,增色彩、助食欲;异者,一是味感不同,二是香气不同,三是用于不同场合,四是各有特异功能。香料的香味来源于挥发性的芳香醇、芳香醛、芳香酮以及醋类和菇烃类等化合物质,主要是作用于嗅觉,它被列入调味品,也是出自“历史的误会’,。不过,它一旦跻身佐料之林,就以其庞大的家族,显著的效用而使人“刮目相待”了。
  
(六)鲜味主要来的自氢基酸、核什酸和唬拍酸,大多存在于肉畜、鱼鲜、禽蛋、菌类的本体之中。味精、虾籽、鱼露、蚝油、肉汁、鸡汤、蛋羹、蘑菇、豆豉、酱油、面筋、黄豆、腐乳、鲜笋等,均可提鲜。厨师还采用多料合烹之法(如三鲜海参、霸王别姬),通过味的相乘作用,生鲜制美。厨谚曰:“鲜不单行,味须辅佐”。鲜味只有同其它味料配用,方能烘云托月,交相增辉,故而又有“无咸不鲜”、“无甜不鲜”的说法。鲜味诱人食欲,还可缓解咸、酸、苦味,是种令人舒畅的味觉。有些菜中那种似涩非涩、似咸非咸的怪味,不是来自别处,正是味精!
  
(七)涩味主要来自单宁、酚类、醛类、草酸以及铁和明矾。这些物质分子易使口腔粘膜的蛋白质凝固,产生一种收敛感,这便是涩。因此,严格地讲,涩不能算是味觉,但是习之使然,也就只好让它“滥竿充数”了。
      
在当今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膳食结构、配膳比例等方面出现了重营养求品味讲科学的好时头,愿中餐饮食烹调文化健康发展。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