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交流

也谈菜肴之灵魂——味

2009/5/20 20:34:37
文/段飞

近几年来,通过参加—些烹饪表演、比赛、考试等活动,我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制作菜肴时,有些厨师往往在色和形的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多费时间,而忽略了菜肴最主要的方面——味。有的厨师花色菜做了许多,却连最基本的调味常识也没能掌握。如清蒸鳜鱼,不懂得先要用沸水烫一烫,再刮去外面的黑衣。有些炸制的菜肴,不知道应该带什么调料随同上桌。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应及时扭转这种局面。
  
在过去,老一辈厨师也很讲究造型和色彩,但讲究的是原料本身的自然形态和通过合理、精湛的加工而反映出来的优美形态,如荔枝花刀、麦穗花刀、核桃花刀等。即使是一般的菜肴,也强调要厚薄一致,大小相等,粗细均匀。如生炒鸡脯配竹笋,就要切树叶片刀口,鸡丝配料既要切丝,又不能过寸,装盘要圆润饱满,这样要求的目的,除使菜肴的外观优美悦目之外,更重要地是为了帮助加热与调味。所以,这些造型就显得自然、生动。

菜肴烹饪首先应当考虑原料的本味。人们常讲:笋有笋味,肉有肉味,鱼有鱼味。这就是说,每一种原料都有自己特殊的滋味,即使采取同一种调味方法,人们也容易把它们区分开来。如盐水牛肉与盐水肫,同样是以盐水调味,但人们吃在口中,就会是两种不同的滋味。这是因为牛肉与肫的质感不同,口感和味道都不一致而造成的。知道了这一道理,我们就可以使菜肴的口味丰富多彩,千变万化,而不是只局限在几种调味品的变化上,这就可以避免千篇一律。
怎样才能发挥和突出各种原料的本味呢?这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事,这里面有一定的技术性,也有一定的艺术性。我们在菜肴调味时,既要考虑原料的本身特性和滋味,又要考虑到食者的口味爱好和习惯。举个例子:鸡、鸭等,本身滋味比较鲜美,我们在烹制时,就不需要对它们的口味做大的改变,努力发挥其本味就可以了,但有的厨师却不懂得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类情况,有位厨师做清汤鸭,却用高级清鸡汤来代替鸭汤,他可能想,鸡汤比鸭汤更鲜,效果可能会更好。但他却不懂得,鸡有鸡的鲜味,而鸭有鸭的香味,这两者是不可混为一谈的。做清汤鸭用鸡汤,那么鸭子的本味就失去了,做出来的菜肴就会不伦不类。

我们过去做菜也需要吊汤,并在汤中加入火腿,但这是为了使鸡汤更浓更鲜,起增鲜的作用,而决不能让这些原料的味道超过鸡的味道。反过来,有些原料,像羊肉之类,尽管是很好的烹饪原料,但其本身的腥膻味较大,有些人对这种味是不容易接受的。我们则要通过适当的调味和加工(如焯水,加香料、加调配料等)来减少它的腥膻味,充分发挥这些原料的美味,使之被人们接受。做菜也和分析问题一样,需要去伪存真。这是突出本味与适当调味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分清主次。我们要懂得调味也是为突出本味而服务的道理。
  
南京的菜肴是非常注重本味的(我们叫做原汁原味),多采取炖、焖等烹调方法,从而也造就了南京菜擅长炖焖的特色。过去,在一般的菜馆中,厨房都设有焖笼、焖橱,一次就可以炖上20个砂锅,可以同时出菜,在餐桌上揭开盖后,香气弥漫堂口(餐厅),顾客嗅之,不由得食欲大振。我们称这种香为热香,它是菜肴的原味散发出香气。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在加工方面也有讲究,如切羊肉之砧不可以切鸡;煮鱼之锅不可以煮肉等等,目的就是突出原料的本味。当然这并不是说原料之间就不能相互搭配,那也不对。如果这样,中国菜不就完全成了单一原料了吗?我们应该在烹饪原料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如从营养角度,从造型和色彩的角度等等。其实这和突出菜肴的本味并没有矛盾,关键是在于运用,搭配要合理,使原料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例如,有一道很普通的“干菜炖樱桃肉”,两种原料在一起搭配,就正好起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干菜缺乏脂肪,正好猪肉(五花肉)脂肪丰富;猪肉缺乏一种清香,干菜正好补充香味。干菜由于吸收了猪肉中的脂肪而油润,猪肉又因脂肪被干菜吸收而不腻口,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更加突出了它们各自的本味。
  
菜肴烹饪需要调味,就是利用各种调味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影响菜肴原料,使之成为更加可口的美味。因此,要调好菜肴的味,首先要认识各种调味品,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性和用途。

先说盐。盐是烹饪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调味品,如何用好盐,对菜肴的味来说,尤其显得重要。人们常说,盐是百味之王,这就是说,没有盐,其它的味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用盐的关键就是要掌握好用量和时机。适量用盐,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是需具备较高的实践经验才能达到。例如,我们在挂糊上浆时需要盐,但要根据不同的菜肴而定,如虾仁在上浆时就需将盐下足,否则炒出来的虾仁就会出水,无光泽、萎缩;而鸡丁、鱼片等原料,既要用盐增加底味,又不能将盐放足,放足后反而会变老,影响口味。做盐水鸭时,需要先将鸭子用盐腌一腌,盐用少了,盐水鸭就会淡而无味,盐用多了,盐水鸭的肉质发紧,就会咸而老;如果用的正好,盐水鸭就会起香,而且放在嘴里越嚼越香,我们称这种香为冷香,这是因为用盐量恰到好处而产生的。

用盐的时机也很重要,它有时会关系到整个菜肴的成败。例如:我们做鱼圆和肉圆,它们的加工方法同样是将茸料搅拌上劲,但由于鱼和肉的质地不同,所以用盐的时机也不同。鱼圆需要先用水将其搅开,然后下盐,肉圆是先上盐搅拌上劲后,再慢慢地下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盐的性质和两种原料的性质不同。盐是一种电解质,它可以促使蛋白质凝固,增加蛋白质的吸附作用。鱼肉是含蛋白质较丰富的一种原料,而且刀工处理很细,遇到盐后,就会立即上劲,如果先用盐,再用水,它就会产生许多小团粒,搅打不开;而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比鱼肉少,并且富含脂肪,刀工处理较粗,如果先用水搅开,再加盐,就不易使它们重新组合(行业中俗称打滑),所以就不易上劲。再如:煮兰花干也是同样的道理。经油炸后的兰花干,一定不能立即加盐煮,而是必须先用白水煮至回软后,才能加盐和其它调料,否则,兰花干吃在口中就会发硬。

还有其它的调味品,如糖、醋、酒等,也都有一个用量适度和掌握时机的问题,这些就不一一叙述了。下面我想谈一下对鲜这一概念的理解。

鲜味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几乎每个菜肴只要烹制得当,都可以用口味鲜美来形容。鲜味的调味品在过去是高汤(尤其是高档筵席),自从发明了味精以后,基本上就用它来代替了。味精的发明,对传统菜肴的提鲜方法是一个挑战,记得我过去无论是在贵宾楼学徒,还是在金陵春掌勺,每天早晨都要吊上几种汤(一种是上清汤、一种是白汤、一种是红卤),烧菜时作增加鲜味之用。当时店里的师傅对几种汤都很珍惜,如果看见谁乱用了一勺汤,那真比吃他的鱼翅、海参都心疼。现在有了味精,有的厨师对吊汤就不够重视了,汤不浓,放点味精就行。我认为,味精终究是味精,它的鲜味和好汤的鲜味是不可等同视之的。过去的好传统还是应当继承,即使是味精,有些厨师也是不看对象,不看菜肴口味的乱用,如鸡汤中加味精,糖醋菜肴中加味精等,而且用量十分惊人。他们认为,味精用得越多,菜肴味道也就越好,孰不知物极必反,味精用得多了,菜肴的本味也就淡薄了。

我在学徒的时候,师傅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学厨师虽无状元之福,但须有状元之才。”后来这句话在我学艺的过程中,果然慢慢地体会到了它的含义。的确,学厨师不是一件易事,仅仅是调味一项技术,就有许许多多研究不尽的学问。
  
首先,不同季节,需要采取不同的调味方法。古人云: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这有一定道理。
  
其次,调剂口味,应和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相联系。如四川、湖南,口味偏辣,而山西人喜欢吃酸等等。人们根据这些特征,总结出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一各地饮食的口味特征。同时,我们在调制口味时还需懂得人们的心理。例如:同样是两个外地人来吃饭,一个是初次到本地来出差,另一个是长住本市。按照一般规律,初到的客人是想尝一尝本地的地方风味,而长住的客人却又想吃家乡风味了。这说明做菜也要讲辩证法。如果这个辩证法运用得好,食客就会满意而去。
  
再有,菜肴口味与人们的食欲以及各种口味在宴席中的上菜顺序等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
  
最后,谈一谈色、香、味、形。菜肴的色、香、味、形实际上是一个总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菜肴味的好坏,和三者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如“炒鸡丁”,要求是莹红色,如果达不到,说明口味偏淡,如果色泽太深,说明是咸了。形也是如此,“炒腰花”要求花纹卷曲明显,这除了外观美丽之外,更重要的是便于受热和入味。香味就更是如此。这个道理弄懂了,做菜时就能使色、香、味、形达到统一,就不会出现有色、形而无味这—现象。“诗有诗味,菜有菜味。”此话很有道理,我们做菜必须做得有滋味,这才算得上是个菜。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