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政管理

3代人40年如一日,只卖3味菜,成就广州这家老字号(二)

2018/6/15 17:31:22  来源:了不起的匠人

生鱼皮是很“娇”的食材,剥制时必须刚柔并济,以保持鱼皮的完整性。

烫制则更考经验,火候务求精确。为保证口感,小店坚持用重两斤多的活鲮鱼,而一条鱼只能取下两条鱼皮,“只有背上的鱼皮才是最爽脆的。”

伴以花生、姜葱、酱油

捞起的鱼皮相当入味

那种口感和味道让人吃过一次之后

便难以忘怀  

这就是为什么有许许多多的顾客

“食过返寻味”的因由


以前那个年代

工资一个月才36元  

吃个早餐也就5分钱  

陈添记鱼皮就已经卖到

5元  一盒

是当时的奢侈品  了

价格虽贵

但一盒鱼皮里面

就包含了大概10-12条  细鲩鱼的皮

绝对是物超所值  



扎根广州近四十载

陈添记现仍大隐于广州

宝华路十五甫三巷  

陈本明  

陈添记的第三代传人  

从父亲手上接过的这块招牌和这方店铺

有着陈家三代人的坚持  

还有自己毕生的荣耀

这盒小小的鱼皮

更和陈家的历史交织在了一起

店名取自其父之名陈程添  

而该店的创始人

则是早在三十年代  

就已经在顺德陈村

开始卖鱼皮的陈本明的爷爷

明伯说:

顺德人对做鱼特别有讲究  

阿爷当年说做鱼剩下那么多鱼皮

扔了就太浪费了

于是便开始研究

怎样去把鱼皮做成一道菜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从此便有了声名远播的陈添记鱼皮  



解放前从顺德迁徙至省城

五十年代在广州梯云路  

开张的陈添记鱼皮

仅仅做了几年

就在1958年的公私合营中关门了

改革开放后

陈本明的父亲陈程添领到个体户牌照

陈家的餐饮店“重出江湖”  

物质仍相当匮乏的年代

陈父对儿子要求格外严格

只有手艺过硬

才能利用好在当时堪称矜贵的食材  

第一堂课就是学磨刀,“必须两边都磨,才能把刀磨得又利又快,可一刀就把鱼切开的同时不会切坏鱼身。”

从观摩父亲到自己试手,印象深刻:“鱼刀十分重,刚开始学杀鱼时手抖得很厉害。杀鱼要注意不能切爆鱼胆,否则鱼皮会苦,鱼肠鱼肉都会沾上那种苦味,每次都要很注意。必须用左手按住鱼,从背脊骨开始切,这样才不容易切爆胆。”

讲价也是学习内容之一,行内人不讲行外话,不然被旁人听到价格,档主生意难做。

当年在鱼档讲价,用的是“商业行话”,支、辰、斗、苏、马、令、侯、庄、弯、享,分别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条鱼是五块五,如果我想讲成五块,就会说‘走只马’,现在说起来还是挺有趣。”

“那时候有好多

粤剧大老倌  来捧我们场啊

就是你们年轻人今日所说的歌星

譬如罗品超、文觉非、罗家宝  等等

都有来我们陈添记吃”

明伯不无骄傲地讲道

“那时候接大老倌

来店里吃的车都要排着队

从陈添记排到顺记啊”

陈添记鱼皮到顺记冰室

整整半条宝华路  的距离

可见陈添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是如此之大


2015年一条推送爆出陈添记要结业

许多人不敢相信

而事实是

确实有两座大山  把老板明伯

压得喘不过气来

让他早在几年前就一度萌生

退隐  的想法

第一座大山

便是来自旁边的店铺

占据着十五甫三巷第一档位置的

乐叔鱼皮的不正当竞争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