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交流

浅谈茸泥的制作工艺

2007/9/30 8:38:01

业余时间在网上浏览过烹饪论文、论坛、教材,也查阅过烹饪专业教学资料,和同仁们探讨过关于茸泥的话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茸泥的制作工艺。
  
由于茸泥的制作工艺复杂,并在烹饪过程中应用广泛,且用于档次较高的菜肴。对于茸泥的定义说法不一,有的称经刀刃或刀背斩剁而成的为茸,用刀面按压而成的为泥;有的称以荤料制成的为茸,素料制成的为泥;有的称熟料制成的为茸,生料制成的为泥;有的说茸比泥软,也有的说泥比茸细等等,说法不一。茸泥又称糁、缔、胶等,统称为茸泥。我和同仁们探讨后认为,茸泥是指动物原料经过细加工成茸状后,加入各种调味品、配料搅拌而形成的胶状体原料。根据菜肴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把茸泥按照用料的不同分为鱼茸、鸡茸、虾茸等,现根据茸泥的制作工艺浅析如下:
  
选用的原料:茸泥要求选用一些质地细嫩、无皮无骨无筋络、没有血污、吸水能力强、原料质量较高的净料原料。如:鸡茸要选用鸡里脊肉或鸡胸脯肉为好,虾茸以海虾肉和河虾肉为好,鱼茸以牙鳊鱼、鳜鱼、黑鱼、草鱼、墨鱼等为好。
  
在确定好制作茸泥原料品种的同时,要对原料进行挑选,鱼肉要去皮去骨去掉毛刺,并去掉鱼肉色泽不白的部位,如:草鱼肉的两侧有两条红色的鱼肉,要将其去掉,否则会影响到茸泥的色泽;虾茸要去掉沙肠,还要将虾仁的表皮去掉,否则成熟后变色,达不到质量要求;鸡茸要将鸡脯肉里的筋络去掉,并将挑选好的原料放在清水中浸泡,去尽血污。
  
常用的加工方法有:手工加工和机械加工两种。手工加工就是将原料排斩和按压成茸泥的一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但是肉中不会残留筋络和刺骨,因为排斩时要将肉中筋络和刺骨全部去掉,也可以分层取肉,将原料中杂物和刺骨去掉。机械加工就是将原料放入食品打浆机内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但肉中会残留筋络和骨刺杂质。机械加工运转速度快,使原料温度升高,使肌肉中肌球蛋白变性,影响可溶性蛋白的溶出。而茸泥最稳定、最利于肌肉性蛋白质溶出的最佳温度是2℃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料吸水能力下降,使成品失去弹性,口感不嫩,菜品外表不光滑,出现干巴巴的现象。
  
调味加工:是茸泥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将加工的原料中加入适量的葱姜水、盐、味精等调味品搅均,再加入蛋清、肥膘或大油等辅料,并根据茸泥的性质用途还可以加入胡椒粉、水淀粉等等调味品。
  
  应注意的事项:
  
  1.在加工搅拌过程中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
  2.加入葱姜水时不要一次加足,要分次加入,并要边搅边加水,但要把水搅入原料内,再加下一次,使茸泥内部形成了大量的毛细管微孔结构,因毛细管能固定住大量水分,从而增加茸泥制品的吸水能力。另外利用盐的渗透压原理,也能增加茸泥的吸水性。
  3.要先加水后加盐,否则会出现脱水现象,使茸泥细胞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外的浓度,茸泥不仅吃水不足,甚至会造成水分子向盐溶液渗透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伤水”。
  4.搅拌时加入蛋清、肥膘或大油,来提高茸泥的黏性和弹性,使成品油润光滑、口感细嫩、气味芳香。
  5.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原料的品质特点、成品的质量要求、调配料的投放顺序灵活掌握。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