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

寒食节、寒食、馓子

2005/12/22 23:09:52  来源:互联网
寒食节、寒食、馓子
--------------------------------------------------------------------------------

  清明前一日(一说前二日)为寒食,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节日。

  寒食节的起源说法不一。 《周礼》云"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荆楚岁时记》则有 "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的记载。另一种说法是寒食禁火导源于介之推,《邺中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这是指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出亡的十九年中,介之推始终伴随,曾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复国执政,史称晋文公,据史书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说:"天末绝晋,必将有主,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遂与其母楷隐绵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县,又称介山)。晋文公得知后亲往求之,之推避而不见。文公火焚绵山,介之推守志不移,终不下山,母子双双抱木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天不举烟火,并把这天定为"寒食节"。

  《赵书》里有这么一段记载,赵王石勒不准老百姓发怀古之幽情,下令禁止群众过寒食节。这天突然狂风大作,劈雷闪电,暴雨夹带冰雹,一时间平地水深三尺。石勒大惊,只得收回成命,让老百姓象过去一样过寒食节。从这个记载来看,石勒的禁令与狂风暴雨这样的自然现象纯属巧合,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但却反映了狂暴的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意在取消这个传统节日,是很不得人心的。

  馓子,历代叫法不一,《楚辞》称"长皇",《齐民要术》叫"细环饼",是古代寒食节的节令食品。相传,战国时期的寒食节为一个月,秦汉后改为三日。即使是三天,人们不能举火,一味冷食,也是吃不消的。为此,民间曾创造了许多适应寒食的食品来,诸如《四民月令》里的"蒸饼",《邺中记》里"醴酪"、"乾粥",《事物纪原》里的"麦糕",《齐民要术》里的"细环饼"等等,可耐冷藏的食品应运而生,唯独傲子最受欢迎。这大概是因为馓子不仅"可留月余",荐放时间较长,适宜冷食,更难得的是由于它象《齐民要术》所说的那样"入口即碎,脆如凌雪",确实是寒食节诸食品中的饺饺者,无怪乎人们特地以寒食节的名义给它取了"寒具"这样的美名。 《本草纲目》称,"寒具,即今馓子,以糯粉和面,入盐少许,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炸食之。"由此可知,傲予是伴随寒食节而诞生,并流传下来的,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南北朝时,"寒具"被列为珍贵食品之一。《食珍录》称当时金陵 (今南京)的"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可以想见其制作技艺之精湛。到了唐代,馓子不仅成为官方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贵细点,在市井的糕饼作坊也成为热门食品。诗人刘禹锡有《寒具》诗云,"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一说为苏东坡诗,个别字句不同)绘形绘色,跃然纸上,不禁使人垂涎欲滴。

  随着岁月的推移,馓子已跳出了节令食品的范畴,发展成为四季皆宜的佳点,常年应市了。现在的馓子,南方多做甜的,北方多做咸的,其制作方法大致相同,都要通过合面,盘条、油炸等工序,形如栅木,条细心空,焦脆香酥,入口即碎。西安地区佐以"鸡窝烧饼"夹而食之,则别有风味。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