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

北京莫斯科西餐厅: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

2012/6/7 21:02:35
在北京,人们对于西餐的认知大多是从“老莫”开始的。其实这是老一辈的北京人对莫斯科餐厅的一种爱称,莫斯科餐厅以其华贵、高雅的姿态给那一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莫斯科餐厅建造于1954年,上世纪50年代,莫斯科餐厅接待的客人以前苏联专家和参展官员为主,同时面向高级知识分子和外国专家人群。如今老莫仍然经常接待官方安排的重要人物,但它早已不再是特定人群才能来的神秘地方。即便如此,在上一辈人的记忆中,老莫仍充满了神圣和尊贵。

走进莫斯科餐厅的大门,拾阶而上便是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主餐厅,大厅中央精雕细琢的四根铜柱和餐厅四壁的绿色大理石大气磅礴。穿过主餐厅,便是舒适典雅的贵宾厅,还有皇家气派的圣彼得堡厅。

到了莫斯科餐厅,一定要尝尝红菜汤,这也是每一位“莫客”的必点之菜。莫斯科红菜汤在克里姆林宫的国宴菜单上有这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还有一道被奉为莫斯科餐厅经典佳肴的便是俄式罐焖牛柳,上等的牛肉辅以秘制工艺,在精致的瓷罐中混合,鲜香嫩滑口味绵长,它地道的俄式传承工艺让品尝过的人回味无穷。

印有怀旧色彩符号的莫斯科餐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但如今各色的高档西餐厅也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谈到莫斯科餐厅在北京西餐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副经理张春燕表示:“在北京这么大规格的西餐厅恐怕也只有这儿了,去年我们又进行了装修,把大厅恢复到了1954年那种宽敞透亮的格局。首先莫斯科餐厅的环境是独一无二的,其次我们在食材上也有更多的选择,添加了很多欧陆菜,法式的、意式的,比其他西餐厅的菜品种类要更加丰富。”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