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交流

面塑人物的创作要领

2008/11/2 20:35:47

本文作者:朱 慧 赵节昌

面塑人物作品近年来在烹饪中,无论是饭店日常经营还是在各类大赛中红白案作品的点缀装饰上应用都非常广泛。但也经常出现由于操作者对面塑人物的各项基本功及创作要领掌握不当而使作品质量不高,甚至发生千人一面、偏离人物主题的情况。在此,笔者概括了自己多年的制作经验,向大家介绍在面塑创作中应注意的一些要领。
  
  一、调制面团
  
  面团调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被忽视。面塑面团的主要用料与比例一般为:雪花粉500 g、糯米粉100 g、山梨酸钾25g、甘油10 g、蜂蜜15 g。其中,甘油主要起到保湿、防干裂的作用:蜂蜜则起到促进面团饧发的作用。制作过程为:将上述材料中雪花粉、糯米粉和山梨酸钾混合均匀,然后过筛,放八瓷盆中,加入开水烫至七分熟,揉成面团,用半湿布盖好,饧15分钟后上笼蒸30分钟左右至熟取出,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摊开,待晾凉后加入甘油、蜂蜜,再将面团揉匀揉透至光滑。使用时再根据需要用油画颜料或炳烯颜料把面团调成所需要的颜色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各用料的配比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首先,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根据所塑对象的部位不同也应进行适当调整,例如:人物头部所使用的面团就不宣太软,太软则不利于面部表情的塑造,而对于服装部分则不宜太硬,否则将表现不出衣服的质感。
  
  二、确立主题与熟悉对象
  
  面塑人物创作如同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一样,也应先确定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构思,这就要求作者要对所塑造的人物的生平事迹、性格爱好、时代背景、发型服饰、体态特征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活动等作较全面的了解,即“熟悉对象”。
  首先,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装束也不相同。如唐代妇女盛行黛色娥眉,发式有高髻、盘桓髻、螺髻、翻荷髻、半翻髻等不同样式,她们的服装多为大袖、纱衫、长裙;而清代妇女的眉型多为细型,发型为连环髻、双盘髻、圃髻、长寿髻、双飞蝴蝶髻等样式,她们的服装多为旗袍。由此可见,发型、服饰能充分体现出人物所处的时代、身份、地位、年龄等特征,只有抓住这些因素,才能确立人物的外部形象。
  其次,不同人物的社会活动、性格爱好、体态特征等也不尽相同。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体态单薄瘦弱。制作中要注意体现出主人公双眉紧蹙,黯然神伤,有“香土一怀愁万种,落红全似葬花人”的那种凄苦之情(见《黛玉葬花》图j;再如贵妃杨玉环:养尊处优,体态丰满,广袖长衫,“半翻式”发髻之上簪着一朵硕大的牡丹花,牡丹盛放,娇艳似火,映衬出她雍容华贵的气质,那春风得意、不可一世的神’隋亦从面部流露了出来(见《贵妃赏花》图)。
  
  三、神情兼备与细节刻画
  
  好的面塑作品应做到“形神兼备”,神似是面塑人物的高级阶段,而神似的关键则是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及思想情操,这时尤应注意对细节的刻画,往往一些细节能够充分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如《清照赋词》中的李清照为中年妇女形象,她那手持诗稿,而双眉微蹙,似思念,似遐想,体现了词人忧国、忧民之心(见《清照赋词》图),再如《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身着鲜红的斗篷,怀抱着心爱的琵琶,双目凝视远方,若有所思,她绣于琵琶琴套上的梅花揭示了昭君立志坚定,不畏艰难的品格(见《昭君出塞》图).而《貂禅拜月》中的貂禅则双手轻合于胸前,双目徼闭,仰首祈祷,流露出虔诚的神态(见《貂禅拜月》图)。
  总之,面塑人物创作除要求作者具备坚实的基本功外,还应加强“画外功”的训练。可见面塑人物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自我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才能革除千人一面的概念化的人物形象,创作出个性鲜明、形象逼真的面塑作品。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