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交流

孔子的养生之道

2009/6/28 21:10:56
文/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 王冠良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精通烹饪与饮食的“美食家”。春秋战国时期是个战乱的时期,孔子胸怀大志,满腹经纶,六艺精通,学识渊博,却不为人所重用,形势所迫,他周游列国。一生坎坷的孔子并没有享用过孔府的美味佳肴,更没有用“白银的满汉全席餐具享用家筵、喜筵、寿筵。”尽管春秋时期比前代较有进步,但医学落后,经济并不发达,平民的生活水平不会象现在这样。孔子却能在那种年代度过七十三个春秋,不能不说他有养生之术。从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不难看出他对养生饮食的总结及长寿饮食的探讨非同一般。

饮食是人最基本的生理要求,《礼祀·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饮食和男女之间是由人的本能所决定的。饮食是为了生存,注意饮食卫生是为了生存得更加健康。人只有不得疾病才能长寿。千百年来,人们从多种途径去探索长寿的奥妙,寻求与病魔和死神抗争的方法。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明确地指出人身的“精、气、神”与人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人之三宝“精、气、神”的基础还是饮食。时至今日,人们仍在探讨怎样饮食为科学,怎样饮食才能健康,怎样饮食才能长寿。圣人的饮食哲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及在《论语》中有关饮食的论述,很显然是提醒我们后人加以注意。让我们安全、卫生、健康地去饮食。初浅剖析孔子养生之术有以下几点:

一、心胸开阔、精神豁达

孔子的心胸是极为开阔的,对待生活一向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拜无怨、在家无怨”,“不怨天,不忧人。”一次叶公(名沈诸梁,楚国人)向孔子的弟子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知如何作答。孔子知道后说:“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老之将至云尔。”“发奋忘食”,只知勤奋工作不知吃饭,是对自己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乐以忘忧”,是对事业的兴趣和信心,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这样连自己的日渐衰老都忘记了。孔子经常教育弟子们要:“君子坦荡荡”“不忧不俱”。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说明他少年时代从事过各种贵族们所不愿意从事的活动。孔子的不忧不怨和不制怒的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看得开、想得开,有益于身心健康,是极其可取的,现当今仍适用。

二、严于律己、知足不贪
  
孔子在事业上执着追求,永无止境;而在个人修养上,却时时以“修己”、“克己”来约束自己,从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他概括出人生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孔子提出少、壮、老三个生理阶段各有所戒。年青时,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应“戒之在色”。中医理论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之三宝,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精足则气足,气足则神足。祖国医学历来反对纵欲,主张节欲而养精,藏精而健身。孔子所说“戒之在色”不仅对“少之时,血气未足也”有益,中老年也应有戒。“血气方刚,戒之在斗”的“斗”,主要指气刚任性,好胜喜斗而言。中医学认为: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可使人体的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中年人应平心静气和谐宽容才好。“戒之在得”,这里的“得”指非分的要求。任何一个人,如果贪婪无度,挖空心思的谋取个人私利,过分追求名誉、地位、金钱,会大伤元气,有损健康长寿。这些养生哲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是很值得大家来借鉴的。严于律己,知足者长乐,不可贪得无厌。

三、民食为天、食居慎节

民以食为天,人人都要饮食。春秋时期,尽管社会动乱,而孔子则对饮食起居十分讲究,吃饭睡觉都有一定之规。孔子说:“食饐而餲,鱼餒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孔子认为,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腐烂变质食物的颜色不正,气味难闻,或是烹调不得法等都不能食用。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一切变质变味的食物都不能吃,是古代饮食教训的总结,具有一定科学依据,对当代人的饮食均有指导意义。
孔子还提倡“食不言”。认为吃饭时不要说话。话说得多,不但会影响消化功能,还有可能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影响进食。孔子还说过:“不撤姜食,不多食。”认为菜肴中放的姜,人们用来调味,但吃菜时不要弃掉姜,因为姜不仅可以解肉鱼的腥膻异味,而且能促进消化,于老年人更为有益,但也不能多食。
孔子的学生宰子喜欢大白天睡懒觉,孔子多次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意思是:宰子大白天睡觉,“腐烂的木头是不可雕琢的,废土筑的门墙是不可粉刷的。”人不能暴饮暴食,不能贪吃好睡。他曾说:“饭蔬食饮水,曲玄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粗粮喝白水,也自有乐趣。孔子的饮食起居很显然是告诫我们后人加以注意均衡营养,平衡膳食,做到不暴饮暴食。家常便饭有它自身的乐趣。

四、学识渊博、爱好广泛

孔子一生,学识渊博,志趣广泛。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诗》篇使我振奋起来,礼使我能在社会中立身,音乐使我的所教所学得以完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在其母的教育下,自幼好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时的孔子在童年艰苦学习的基础上,更自觉地在学问上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三十而立”,三十岁左右创办了平民教育,传业授徒;四十岁时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五十岁时懂得了世事的发展及规律;六十岁时一切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时从心到身随心所欲,不越规矩。所以他的弟子感叹其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固天纵之将圣,有多能也。”孔子自己也说:“志有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精通诗书礼乐,对唱歌、弹琴、射箭、打猎、登山、驾驶马车等都很有兴趣。他经常带着弟子们到泗河岸边郊游,他喜欢爬山,至今泰山脚下还留有“孔子登临处”的遗迹。孔子有很高的音乐素养,自己弹、唱皆精,又有相当高的欣赏能力。据说他在齐国听到《韶》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韶》乐曲,美极了,又好极了。认为《武》美极了却不够好。“三个月不知肉味”这里虽有些夸张,但音乐所产生的怡人健身的效果。在当今世界已被科学所证明。志趣广泛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这无疑也是孔子养生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孔子的饮食学说,养生哲理,2500多年来都不落后;他论述了“病从口入”的饮食原理;阐明了平衡膳食的重要;说明了学识渊博、志趣广泛必要性;特别强调了心胸要开阔,严于律己,身正为范,不贪个人私利的做人规范等,都能使人长寿的奥妙。这就是伟大的孔子,这就是普天崇拜的圣人。最后,真诚的希望餐饮从业人员,认真、细致、耐心地研读孔子的学说,合理配菜,营养互补,科学烹调,让天下人健康长寿。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