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动态

杭州市352家小作坊半数转为正规军

2009/12/26 18:03:50
豆腐皮好吃,但卫生有时让人不放心。在我市特产豆腐皮的富阳市受降镇,生产豆腐皮的小作坊鳞次栉比。
  
杭州市全面展开的小作坊整规工作,没有置这些特色作坊于死地,反而让他们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了受降镇5家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豆腐皮生产企业,联合31家小作坊组建了“大垅山豆腐皮专业合作社”,成为了政府监管下的“正规军”。
  
要不要食品小作坊,对执法部门来说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一律取缔,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不加取缔,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而且这些小作坊,也是许多人的生计来源。”市质监局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宽进严管、堵疏结合、规范提升、实行问责”的原则,对小作坊开展了重点整治。
  
在近日市政协召开的食品药品、质量和市场管理监督情况通报会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一个数据:全市原有352家小作坊,目前已经半数转正。
  
小作坊享受专家“一对一”帮扶
  
整治并非一刀切。按照生产条件不同,我市将小作坊分为ABC三类。对生产条件较好的A类小作坊,依据市场准入条件抓好帮扶指导,促成其获得生产许可证;对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B类小作坊,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改提升;对生产条件差,整改无望的C类小作坊予以关停。
  
其中,AB类的小作坊还享受到市里组织的16名专家“一对一”帮扶,从厂房布局到申领生产许可证的每个环节都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到目前为止,139家C类小作坊已经全部关停,另外117家A类小作坊全部取得生产许可证,96家B类小作坊也全部“转正”,进行整改规范。
  
取证的有奖励,关停的有补贴
  
萧山酱腌菜、临安炒货、余杭蜜饯……和富阳豆腐皮一样,我市的小作坊往往与当地的特产“挂钩”。对此,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小作坊采取股份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整合提升,实行集约化生产。
  
比如,萧山区政府对取得QS证书的小作坊每家补贴3万元,对难以取证且在规定期限内关停的,也给予每家3万元的经济补偿。淳安临安等地对取证的小作坊实行2万-3万元的奖励;建德等地质监局对小作坊计量器具和产品检测实行半价收费。

57家小餐饮联营店布点街头巷尾
  
和小作坊一样,事关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卫生的还有街头巷尾的小餐饮店。
在近日召开的会议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通报了小餐饮整治的进展。目前,全市小餐饮、小食品店、小作坊已创建示范8806家、提升8976家,规范26893家、取缔1328家,已建立百荷厨房式、一条街式、食堂式、单体连锁式四种模式的小餐饮联营店57家。

小餐饮、小食杂店、食品加工小作坊等“三小”是整治和规范的重点,对“三小”的整顿,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应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以一小带三小、三小促十小”全面推进“十小”行业整治和规范。在小餐饮整治中,还应因地制宜,通过场地置换、引进品牌、预留空间等多种方式,提升小餐饮经营业态。相信,通过淘汰、取缔和处罚一批违法小餐饮经营户,一定可以净化杭城餐饮市场。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