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东坑“糖不甩”:好一碗“非遗级”甜品

2017/8/6 12:50:49

  “糖笔粒,鸡蛋丝,糯米丸,拉黄旗(代表平安),又大又小,又官名又富贵……”年近七十岁的黄瑞珠如今依然记得奶奶一边唱歌,一边煮“糖不甩”的情形。  

    作为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技,东坑“糖不甩”曾入围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年仅七十的黄瑞珠是“糖不甩”非遗继承人之一,从她记事知悉的年代,“糖不甩”是东坑人的“燕窝级”甜品,能吃上“糖不甩”,是一种奢侈,如今已经成为东莞人普遍能吃到的街头民间美食。

     曾是送行必备 后为寻常小吃

   “糖不甩”,顾名思义就是粘、甩不掉的东西,形似汤圆,取其甜蜜美满的意思。据东坑老一辈人介绍,“糖不甩”出名还与丁屋村有联系,这个有碑为证,有待考究。公元1883年,即光绪九年,慈禧终止听政,光绪帝亲政,广开贤路,恢复全国科举。东坑丁屋村贫苦才子丁仁长,上京赴考,沿途以吃母亲所做“糖不甩”糕点充饥,试后被光绪帝钦点为癸未科进士,御封“翰林院庶吉大学士”,惊动乡梓,从此,东坑人子女外出谋生前,老人们都会为他们煮上一碗“糖不甩”。

   据传,“糖不甩”还与旧时的婚俗有关,其制作原料为糯粉、米粉,寓意团团圆圆吉利,甜甜蜜蜜幸福。男方去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端来一碗鸡蛋糖水,则寓意“散”了,求亲不成;如果端来一碗“糖不甩”,则为甩也甩不了了,表示婚事成功。

   旧时,由于当时工业不发达,煮“糖不甩”几乎全靠手工,整个过程极其繁冗,熟练的妇女就要从早上五点忙到中午才能做出。到了八九十年代,村里有了碎米机,做“糖不甩”就容易了很多。“那时,家里来了亲朋好友,我们都会煮上一锅热腾腾的‘糖不甩’来招待他们。”在黄瑞珠的印象里,当时周边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煮”糖不甩”做下午茶点或招待客人的习惯,“糖不甩”也由“奢侈品”、村级“贡品”变为家常甜点。

   “非遗”传人愿免费授艺

   黄瑞珠说,东坑几乎所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做,而在2010年,东坑“糖不甩”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年近七十的黄瑞珠,也成为东坑“糖不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之一。在2010年东莞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日”期间,东坑镇的“糖不甩”和“木鱼歌”亮相其中,黄瑞珠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她和几个伙伴现场制作的糖不甩被一抢而空的情景。

   但黄瑞珠还是能感觉到,人们对“糖不甩”的热情正在渐渐减退。繁冗固定的上班时间,丰富多彩的休闲时间,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很少人会再去花心思煮“糖不甩”。

   现在,黄瑞珠经常和她两位五十多岁的伙伴们一起,只要有闲暇时间,或受举办宴会的人邀请的时候,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为他们制作甜品“糖不甩”。揉搓的面粉丸子,犹如一个个精灵,在她手中飞快地成型、跳动,最后制作成酥软香滑的“糖不甩”美食。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项简单的手艺,弘扬我们本土的传统手工技艺。”黄瑞珠坦然,虽然糖不甩制作手法简单,但很少有年轻人知道这种工艺活。人们都乐意吃,却不乐意做。黄瑞珠透露了自己担忧,如果有年轻人乐意学习如何制作“糖不甩”,她表示愿意免费教学。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