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水城名馔“铁公鸡”

2006/10/15 22:45:51
“江北水城”聊城的名吃,首推熏鸡。

聊城熏鸡,始创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20年),驰名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前后,以魏氏熏鸡最负盛誉。

聊城熏鸡选用外形丰满、肉多肥嫩、体重1000克左右的当年无病活鸡,先加工成扒鸡,再往腹内装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药料,放在锯末(木屑)烟头上熏制而成。配料比例视批量多少及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锯末以沙、柳、红松木最佳,并要掺入适量细土。在熏制过程中,烟量的控制是重要环节。烟多,肤色黑老;烟少,颜色浅淡;唯烟量适宜,色泽才栗红。烟熏时间一般为3至4小时。经熏制的扒鸡,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药香浓,可存放一年左右而不变质。熏鸡形美肉嫩,香而不腻,嚼后有余香,四季皆宜食,即可下酒,又可佐茶。吃时泡洗蒸透,顺丝撕食。

熏鸡的“铁公鸡”诨号,源于老舍先生。1935年,老舍先生与肖涤非教授等人下馆子小酌,品尝到了聊城熏鸡,看着此鸡黑里泛紫,有着铁骨铮铮的气质。他首先想到了铁面无私的包公,随即又想到了大明湖畔的“铁公祠”,想到了铁铉,便绘声绘色地讲起了铁铉英勇不屈的事迹,认为山东有“铁公祠”这一名胜,熏鸡起名“铁公鸡”是再恰当不过了。此事肖涤非先生曾写有回忆文章《聊城铁公鸡》,发表在1985年的《中国烹饪》(鲁菜专辑)上。

铁铉,明朝邓(今河南省邓县)人。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即位。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战争,挥师南下,欲夺皇位。兵到济南时,山东参政铁铉率兵抵抗,坚守济南,后以计谋大败燕兵,并乘胜追击。兵到德州时,铁铉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后在了聊城打了一场著名的“东昌战役”,铁铉部将平安将军与燕王恶斗,燕王落荒而逃。聊城民间流传着“平安大将追燕王”、“土地爷救驾”等故事。运河畔上的聊城龙湾村,旧有“铁尚书祠”,是明朝时为纪念铁铉而建的,可见铁铉是聊城人民敬仰的古代先贤。熏鸡命名“铁公鸡”于情于理,十分贴切,得到聊城人民的认可。

清末以来,聊城熏鸡就被聊城人民作为招待贵客、馈赠亲朋的美味佳品。1938年10月下旬,毛泽东主席从延安写给聊城坚持抗战的范筑先将军一封亲笔信,交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同志送来。范将军特意请黎玉同志品尝了地方特产熏鸡。黎玉同志在数十年后还写文章忆及此事,说范将军把共产党、八路军视作亲朋好友,与我们肝胆相照。

笔者所创制的“鲁西文化宴”中有一道大菜,名曰“铁公斗燕”,寓铁铉与燕王在聊城恶战之意。此菜以“铁公鸡”象征铁公铁铉,以大虾制作的一只只小燕象征燕兵燕将,一只大燕子象征燕王,生动形象,妙趣横生。此菜推出后,受到食客的好评,现已成为一款地方风味菜肴中的新品种。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