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家乡的老陈醋

2006/11/15 16:34:43

来四川求学一年多了,川菜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这个山西“老西儿”,但在感受川菜百味之余,我仍然会常想起家乡的老陈醋。

山西人吃醋就像四川人吃辣椒一样,如果吃饭时没有醋,那才像是丢了魂儿。对于山西人爱吃醋的原因说法不一,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说山西境内的饮用水碱性大、水质硬、杂质多,加点醋就可以起到酸碱中和的作用;另一种说的是山西人平常以面食为主(历史上多为粗粮),不易消化,故加醋后不仅味道丰富了,同时还有助于消化。不管怎么说,山西酿醋的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都值得我们大书一笔。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79年,山西人就会酿醋了(古代称“醋”为“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不仅详细记载了酿醋的全过程,而且还记载了一道古代名菜“酸豚”的制作步骤。

山西醋美,誉满神州。当地醋的品种繁多,有老陈醋、陈醋、普醋、双醋、特醋、名特醋、味醋等等,其中尤值一提的还是老陈醋,可谓“醋中之王”。这种醋色泽黑褐,醋液清亮,酸香绵甜,挂碗无沉淀,奇特的是老陈醋的存放时间越长味道越好。在我小时候,爷爷曾经当着我的面用开水冲兑过一种琥珀色的胶体,融化后一尝,竟然是老陈醋的味道,而且比一般的老陈醋更酸更香。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爷爷放了16年的老陈醋——因为瓶盖没盖紧,水分蒸发完以后就变成了琥珀色固体。

因为味道绝美,所以山西老陈醋在历届全国调味品鉴定会上都获得过好名次。现在,老陈醋已经成了山西省的一张名片,由此也让每个走出去的“老西儿”经常以她为荣。

酿制老陈醋的原料有高粱、豌豆、大麦等,不过得按高粱100千克、大曲50千克、谷糠60千克、麦麸30千克、食盐5千克、花椒400克的用料比例配制。此外,它还得经过十几天的发酵和一年的陈酿,还要经过“伏晒”、“抽冰”(这是指开缸后经伏天暴晒和寒冬时节结冰捞出冰块),当如此这般的反复加工以后,会除去一半的水分,使成品老陈醋色泽黑紫,过夏不霉,入冬不冻,味道酸甜绵香。这才是老百姓说的,历经风雨寒暑,最终修成了正果。

有趣的是,同样在山西,老陈醋竟然还有区域的风味差别,如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等。

陵川玉泉老陈醋,酸度适中,色佳味香。当地制醋的水均取自古代“八角井”之泉水。而壶关辛寨老陈醋,则被称作是药用价值最高的老陈醋。这种醋色泽青紫,酸度适口,别有风味。听说郑州的一家大医院每年都要从那里采购一批醋回去作药用。

据说这种醋的药用价值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取用特殊泉水酿制;二是因为原料中加入了小茴香、陈皮、灯芯、砂仁、木香、月桂等二十余种中药材。我查资料发现,历史上壶关一带就有“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风俗。

酸是五味之一,“酸而有味”的醋不仅可以去膻除腥、解腻增香,而且还可以避免原料当中的维生素遭破坏。山西人因为在平常做菜的过程中善于巧妙使用老陈醋,所以晋菜与别的地方菜系相比,就显得别具一格。

山西人爱吃醋,对醋在烹调中的妙用更是很有研究。在山西人看来,醋的最佳投放时间在两头。一是原料入锅后马上加醋,例如“炒土豆”“炒豆芽”时,就应在原料入锅时加醋,以起到保护维生素和软纤维的作用;另一种是在菜肴即将出锅前加醋,称为“点醋法”。例如山西第一肉“过油肉”的一个工艺关键,就是在调味过程中运用了点醋的方法调味。这里醋要点得适时、适度、适量,那样才能达到去腥增香的目的。还有一种是在做菜的过程中一前一后都加醋,如山西名菜“糖醋鲤鱼”“糖醋排骨”等。在不同的时间加醋,起到的效果不一样,所以才会相当的讲究。

虽然老陈醋只是一种调味品,但在山西人眼里,它更是一种万能的日用品。聪明的山西人将醋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比如旧时人们点煤油灯时,会将灯芯放醋里先泡一下,晒干后再使用,省油又亮;妇女洗头时,常常会用加了醋的清水冲洗一遍,这样头发会变得柔软而光亮;文人研墨时,滴几滴醋进去,写出来的字又黑又亮,而且还不易褪色。醋在山西民间,有时还被作为清洁剂,用于擦皮鞋、玻璃等。前些年在山西,还有将醋作为农药和助长剂使用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像我这样从小在“醋坛子”里长大的人,到哪儿都忘不了山西老陈醋那醇厚浓郁的味儿。是的,那已经不只是醋的香味儿了,还是一种家乡味儿。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