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

端阳、屈原、棕子

2005/12/22 23:11:24  来源:互联网
端阳、屈原、棕子
--------------------------------------------------------------------------------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这天有吃棕子的习惯。两千多年来,关于端午节吃棕子,有着不同的文献记载和优美的民间传说。

   "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 (见《容斋笔记》)《风土记》有:"仲夏端午,烹鹜 (wu)角黍"注里说"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端午也叫端阳,本是龙的节日,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水乡部落。当时,处在蒙昧阶段的人们,为抵御蛇虫疾病的侵害和水患的威胁,每年端午都进行龙舟竞渡、江河投米等活动,以祭祀想象中的神祇,禳 (rang)祸祈福。这是最原始的端午活动。

  传说最广泛、最为人们所乐道的是关于屈原的故事。相传公元前二七八年(周郝(nan)王三十七年)正是我困战国时代。秦昭王派大将白起伐楚,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ying)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烧夷陵,楚王兵散,遂不复战,徙都于陈。"当时,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悲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愤而怀沙自沉于汩罗江(在湖南省,经湘阴县注入洞庭湖),楚人听到这个消息,纷纷从四面八方驾舟划船,打捞抢救。为了不使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有的用竹筒装米,也有用箬叶包糯米,用五彩线结扎成菱角形投入江中,供蚊龙食用。这就是最初的"筒棕"和棕子,也是端午节的龙舶竞渡、吃株子的起因。

  棕子,古时是用粘黍包扎成形如棕榈叶心的尖角,所以也叫"角黍"。据 《续齐谐记》记载,东汉建武年间,湖南长沙一个叫欧回的人,一日看见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的人对他讲,你们过去投入江中的食物,都为蚊龙所窃,以后最好用楝叶把竹筒塞上,并用五色线缠起 铰龙畏惧此二物,就不吃了。从此以后,每年这天家家都包起角黍,以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心情。就这样,棕子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的名食,而世代流传。到了唐代,人们到了端午节相互以棕子馈赠,成为节日礼品,长安城里也出现了夸门经营粽子的店铺。段成式在 《酉阳杂俎》里称赞"庾家粽子,白莹如玉"。可见唐代制作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超了。

  古代棕子种类很多,名称不一,见于 《文昌杂录》、《岁时杂记》诸书的,就有角黍、锥粽、菱粽、筒粽、九子粽、百索粽等,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古人的诗中,也多有吟咏,如"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还有"九子粘简玉粽香"等。唐明皇的御制诗也有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

  粽子在用料上,大体上可分三类,一是纯米棕子。唐中宗神龙三年 (七0九年),韦巨源官拜左仆射,在家里备 "烧尾宴"宴请中宗,食单上有 "赐绯含香粽子"即是纯米粽子,食时用蜜淋。唐元稹诗云,"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的也是这种粽子。现在西安人称它为"蜂蜜凉粽子",是夏令食品。二是有馅粽子,地区不同,习俗各异,分别以豆沙、枣泥、芝麻等时果和大肉、火腿等腥荤作为馅心。张耒 《端午词》,"水团冰浸砂糖裹,透明角黍菘儿和",苏东坡 《端午帖子词》,"不独盘中见卢桔,时于粽里得杨梅",指的就是果脯粽子。三是夹果粽子,一般以当地所产的蜜枣、栗、柿、银杏、桔子、杨梅等分别与糯米相夹,包裹而成。另外还有《遵生八笺》记载的"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棕子",但它只见于文献,并未流传下来。

  现在的稼子,已经成为四时咸宜,惯常食用的大众化美味小吃,不仅仅局限于端午节了。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