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交流

“金瓶梅宴”研究与实践

2009/6/21 22:36:11
文/李志刚

“金瓶梅宴”是我根据古典名著《金瓶梅》一书关于饮食宴饮的记载创制的一整套宴饮菜点,共有100多款,内容有“家常小吃宴”、“四季滋补宴”、“梵僧斋素”、“金瓶梅宴全席”等6个系列。“金瓶梅宴”制作精美,品味独特,滋补而无药味,其程序安排、宴饮风格以及酒茶的配备,反映了明中晚期商贾大户的饮食风貌,是明中晚期市井美食的再现。

“金瓶梅宴”推出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并对市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研究,写出近万字的策划、实施方案。其大体思路如下:

一、“金瓶梅宴”真实可靠的依据

“金瓶梅宴”是根据《金瓶梅》一书中的饮宴记载而整理制作的。《金瓶梅》托言宋事而实写明情,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它运用自然主义描写手法,对饮食男女进行了充分的现实主义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明中晚期的市井百态风俗画。作者不经意中,为我们研究明中晚期的市井美食,提供了史志所不可替代的丰富史料和依据。而书中的饮宴肴馔,大多可在元明时期的笔记体小说中找到具体的制作方法。如“骑马肠”(《金瓶梅》第49回)在《食宪鸿秘》中就有制法:“骑马肠:猪小肠,精制肉饼生剂,多加姜、椒末,煮熟,或糟用或下汤俱妙。”如烧猪头、炖烂羊肉、香茶饼、荷花酒等,均可在宋诩的《宋氏养生部》、韩奕的《易牙遗意》、倪瓒的《云林堂制度集》、高濂的《饮馔服食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书中找到详细的配方和制法。这样“金瓶梅宴”中的菜点就有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二、“金瓶梅宴”的试制原则

“金瓶梅宴”中的菜点虽然都来自《金瓶梅》的记载,但也不是全部的照抄照搬。我在试制“金瓶梅宴”时,就定下了以市井美食为主,兼顾官府菜和民间菜,既有较少的昂贵高档的“参、翅海味”,也有中档丰盛的荤素佳肴,还有风味独特的市肆小吃和平民饮食。而且从实际出发,肴馔突出经济实惠、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特别是那些能适应经营,可批量生产的品种,优先选入改造,使试制的宴饮美食,精美实惠,风味独特,滋补而无药味,且适合正常经营运作。如捶熘凤尾虾,运用“捶熘”技法,将草虾捶成大薄片,经水氽后,晶莹剔透,有玉质感,且口味鲜美,脆滑爽口,很受食客欢迎。这道菜还可批量生产,提前准备,大大节约了饭口的烹调时间,给餐厅带来了较好效益,并在大连首届国际华人烹调大赛中获得金牌。

三、“金瓶梅宴”与《金瓶梅》宴饮格局

“金瓶梅宴”的宴饮格局、程序礼仪、肴馔食风、酒茶配备都沿袭了《金瓶梅》一书的记载,反映了明中晚期市井宴饮的格局。

《金瓶梅》的宴饮格局,戴鸿森在他的《从〈金瓶梅〉看明人的饮食风貌》一文中描述到:“大抵官筵以摆排场、炫势要为主,描写亦多套语,实不及家筵之有特色。……富家盛宴照例先在卷棚(一种别于大厅的建筑物专名,并非临时搭的席棚)摆茶,然后在正厅开筵。主人向来宾挨个敬酒,按尊贵等次礼让到座位上去,叫递酒安席。此时乐妓弹唱相应的庆贺歌曲。宾主坐定,厨师捧献肴馔,艺人呈戏单听候点戏。这都是冲着首席尊客的。首席尊客事先已备有赏封。近世的宴会总是饭菜后上所谓押桌菜、坐菜。明代正相反,总是先上‘大嘎饭’(大菜、主菜),所谓‘五割三汤’,就是交替着上五道盛馔三道羹汤。第一道大菜几乎总是鹅(烧鹅、水晶鹅),接着是烧花猪肉、烧鸭、炖烂跨蹄儿之类,隆重的官筵,还有烧鹿、锦绵羊。特别用个割字,可以想象到禽类必是整只,肉类必是大胾,捧上来气派大,随后,由厨师切割开以方便取食。”“金瓶梅宴”基本上就是这个格局。

宾客落座,敬献茶点。

宾客进门,先请入座,然后送上茶食果子。书中第76回作了介绍:“说毕,各分次序坐下。遍递了一道茶。”如木樨芝麻熏笋泡茶(第34回)、胡桃夹盐笋泡茶(第37回)、胡桃松子仁泡茶(第3回)等。果碟有两类,包括干鲜果品和糖果糕点。书中第43回写道:“须臾,前边卷棚内安放四张桌席,摆下茶,每桌四十碟,都各种茶果甜食,美口菜蔬,蒸酥点心,细巧油酥饼馓之类。”象乌菱、荸荠、枇杷(第52回)、鲜莲子、核桃仁(第19回)等都属于鲜果。糖果点心名目较多,如顶皮酥果馅(第34回)、白糖薄脆(第45回)等。小菜中有割切香芹(《词话》第59回)、鸡鹅腰掌(《词话》第17回)、盐醋滴的薹菜(《词话》第52回)等,

风味繁多,不胜枚举。

这种开宴前饮茶、食果碟、吃小菜的风俗,现在仍在流传。在故事的发生地——鲁西阳谷县,又俗称“打底”。现在用来“打底”的食物除果子点心外,有吃水饺和挂面的,有吃白糖香油荷包蛋的,也有吃红糖水冲鸡蛋的。据说,打底之后,可开怀畅饮,且不易醉酒。
“金瓶梅宴”保留其遗风,在客人就餐前就先摆上干鲜手碟、四果碟(一般以运河点心“小八件”为主要内容)、四小菜。而且中间还根据季节设计了一个冷菜大座盘。夏季用“炒肉拉皮”、秋天用“椒油莴笋丝”、冬天用“蒜泥海蜇拌黄瓜”,这样使客人饮酒前先佐菜点“垫垫底”,另外,也可弥补第一道菜上得慢的遗憾。

2、递酒安席,案酒下饭。

茶点小菜过后,便开始饮酒。饮头杯酒时,宾客皆起身离座,主人先敬上座之宾。干杯后,方可坐下,此谓“递酒安席”。这习俗在书中第76回可以得到证明:“然后递酒上坐……递酒安席毕,各归席坐下。”递酒安席毕即上案酒下饭。在明代,下酒的菜肴通称“案酒”;形其珍美,不同凡常,则叫“案鲜”。“嘎饭”也作“下饭”,则专指吃饭的菜肴。书中记载的案酒下饭名目繁多,如头鱼、糟鸭、乌皮鸡、舞鲈公、羊贯肠、滑泥鳅、羊角葱炒的核桃肉、炮炒猪腰子(《词话》第75回)、春不老炒冬笋(《词话》第75回)、糟蹄子筋(《词话》第44回)等。

宴席至此,酒菜丰盛,宾主频频举杯,歌伎也上来助兴,整个宴会渐入佳境,宾朋在歌声中推杯换盏,开怀畅饮,宴席进入高潮。

“金瓶梅宴”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一大批富有《金瓶梅》饮食风格的新菜点。如木樨银鱼、香酥鸭条、捶熘大虾、葱炒软兜、三鲜炒面筋、白果牛肉丁、糟扒蹄筋、佛手菜卷、炒虾腰、银芽鸡丝、核桃肉、干烧海翅、细粉肉丝等菜品,丰富发展了金瓶梅宴中的饮食品种,使其在当今餐饮经营中富有新意。

3、酒酣兴浓,赏赐厨役。

酒酣兴浓时,上大件菜,这是《金瓶梅》宴席中的高潮。厨师也趁此机会,挖空心思地做几道有名堂的大菜,以便求得主宾的赏钱。关于这一点,书中第41回叙述得比较明了:“上了汤饭,厨役上来献了头一道水晶鹅,月娘赏了二钱银子,第二道是炖烂跨蹄儿,月娘又赏了一钱银子,第三道献烧鸭,月娘又赏了一钱银子……厨役上了一道裹馅寿字雪花糕,喜重重满池娇并头莲汤,月娘坐在上席,满欢喜,叫玳安过来,赏一匹尺头与厨役。”此处的水晶鹅、烧鸭、炖烂跨蹄儿等大菜,就是现在宴席中常说的“大件”菜。大件菜造型完美,味道醇厚,一般装盘都很丰富实惠。同时也有可能做几道花色菜点,象上面提到的裹馅寿字雪花糕、喜重重满池娇并头莲汤,以及第49回的一龙戏二珠汤、第65回的烧鹿花猪、第67回的酥油泡螺等,主客看到此菜,吃得兴起,便大赏厨师。

“金瓶梅宴”也设计了几款“大件”菜,像宋惠莲一根柴禾烧制的“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的猪头、常时节娘子献给西门庆的花酿大螃蟹,以及书中多次提到的烧鸭、烧鹅、烧鹿花猪、柳蒸糟鲜鱼等。此菜在济南东方大厦旋转餐厅推出后,反映强烈。

现在,鲁西当地、运河两岸村镇每逢婚娶大事,新姑爷回门办宴时,必请乡村行厨高手来治菜办席。他们虽是农民,但治席办宴的技术一点也不比城里餐馆的厨师差。他们因材施烹,就地取料的灵活性,往往能赢得主人家的诚心感谢。他们治办的大件菜,丰满实惠,味浓而香醇,特别令赴宴的客人称赞。每当上整肉、整鸡、整鱼时,当地习俗,主宾应该拿“开刀礼”,即赏钱,否则,整肉、整鸡、整鱼无法取食,让人笑话。开刀礼要用红纸包好,放在盛肉、鸡、鱼的大木盘中,送给厨师,厨师便将大肉、整鸡、整鱼用刀切好,重新上桌。技艺高的厨师这时候也往往要露一手绝活,那就是整肉看起来完整,整鸡、整鱼看起来无缺,但当你动筷子夹一块,则大肉、整鸡、整鱼都散成块了。

4、面点丰富,小吃繁多。

关于饮食,书中有果馅蒸酥(第1回)、白糖万寿糕(第39回)、枣糕(第2回)、肉兜子(第59回)等;有时也吃面条、烧麦、包子等。如第49回,西门庆宴请梵僧时,“又拿了一道汤饭来……一大盘裂破头高装肉包子……落后,又是一大碗鳝鱼面”;再如第65回:“一折下来,厨役割献烧鹿花猪,百宝攒汤,大饭烧麦”等等。虽然果馅凉糕(第52回)、艾窝窝(第7回)、香稻粳米粥(《词话》第20回)、大饭烧麦(第65回)等,都是用大米、糯米制作的,但比起面食品种来,就少多了。据粗略计算,《金瓶梅》一书的面食点心约50种,如炊饼、烙饼、寿糕、玉米鹅油蒸饼、扁食、枣糕、肉兜子、油酥、汤饼、面饼、裹馅肉角儿、猪肉盒、猪头肉卤面、白糖薄脆、黄韭烧麦、高装肉包子、酥油泡螺、窝窝蛤蜊面、果馅椒盐金饼、鳝鱼面、顶皮饼、松花饼、白糖万寿糕、蜜食、拖煎河漏子等等。总之,米食较少,以北方面食点心为主。这也说明在明代漕运畅通,大米、糯米以及南方小吃都可顺运河而传到北方——《金瓶梅》故事发源地阳谷、临清、清河一带。这是小说所表露的生活之真实。

“金瓶梅宴”按照此情况,设计了多道面食点心,其中也有米食制品。如荷叶饼、大肉包、素锅贴、羊肉烧麦、韭菜猪肉盒、韭菜盒子、鹅油玉米饼、三鲜扁食、鳝鱼面、肉馄饨、玫瑰汤元、糯米凉糕、大饭糯米卷、艾窝窝等20多个品种,穿插在菜肴之间上桌,很出气氛,吃起来也别具风味。

5、观席炫富,插桌上礼。

另需指出的是,在《金瓶梅》正规宴饮中,有时会出现一人一桌或二、三人一桌的席面。如第68回:“不一时,收拾果品案酒上来,正面放两张桌席,西门庆独自一席,伯爵与温秀才一席,留下温秀才空位在左首。旁边一席李三和黄四,右边是他姊妹二人。”

还有一种席面叫“观席”或“插桌”。如《词话》第65回西门庆为迎接黄太尉一行官员而准备的席面:“西门庆次日,家中厨役落作治办酒席,务要齐整。大门上扎七级彩山,厅前五级彩山。十七日,宋御史差委两员县官来观看筵席:厅下面屏开孔雀,都是锦绣桌帏,妆花椅甸。黄太尉便是肘件、大饭、簇盘、定胜、方糖、五老锦丰、堆高顶吃看大插桌;观席两张小插桌,是巡抚、巡按陪坐;两边布按三司有桌席列坐;其余八府官,都在厅外棚内两边,只是五果五菜平头桌席。”

这两种席面在明代也不常见;第二种“观席”主要是看席,不实用。“插桌”是摆好的礼品,开席后由官客过目后,再送回家去,不适合经营。因此,“金瓶梅宴”中没有这种席面。

6、家常便宴,质朴味美。

《金瓶梅》书中除正式的宴席场面以外,还有众多的、几乎每回都有大量描写的“家常便宴”。如《词话》第20回,西门庆在李瓶儿房间吃早餐:“只见迎春后边拿将来四小碟甜酱瓜茄,细巧菜蔬,一瓯炖烂鸽雏儿,一瓯黄韭乳饼,并醋烧白菜,一碟火熏肉,一碟红糟鲥鱼,两银瓯儿白生生软香稻粳米饭儿,两双牙箸。妇人先漱了口,陪西门庆吃了上半盏儿,就教迎春:‘昨日剩的银壶里金华酒筛来’。拿瓯子陪西门庆,每人吃了两瓯子,方才洗脸梳妆。”这是早餐,吃法、格局与现在已大不相同。

西门庆午餐时的便筵同样也非常讲究。如《词话》第34回:“说未了,酒菜齐至。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后又放了四碟案鲜:红邓邓的泰州鸭蛋,曲湾湾王瓜拌辽东金虾,香喷喷油煠烧骨,秃肥肥干蒸的劈月西鸡。第二道,又是四碗嘎饭:一瓯儿滤蒸的烧鸭,一瓯儿水晶膀蹄,一瓯儿白煠猪肉,一瓯儿炮炒的腰子。落后才是里外青白地磁盘,盛着一盘红馥馥柳蒸的糟鲥鱼,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门庆将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应伯爵吃。”

西门庆家的晚餐便饭也不一般,虽不比午餐讲究,却也是大盘大碗。《词话》第67回,西门庆与陈经济等四人饮酒赏雪至黄昏掌灯时,上来一桌晚餐:“不一时,来安儿用方盒拿了八碗下饭:一碗黄熬山药鸡,一碗臊子韭,一碗山药肉圆子,一碗炖烂羊头,一碗烧猪肉,一碗肚肺羹,一碗血脏汤,一碗牛肚儿,一碗爆炒猪腰子;又是两大盘玫瑰鹅油烫面蒸饼儿。”

从西门庆的早、午、晚家常便饭看,虽然有官僚商贾奢侈腐化的一面,但其讲究的饮食却值得我们研究。从菜肴的安排来看,荤菜多素菜少,且原料及味道非常丰富,把它挖掘出来,对丰富我们今天的宴饮经营却是大有裨益的。“金瓶梅宴”的大部分菜点,都是根据家常菜研制的。

另外,《金瓶梅》的宴饮格局还有丧宴格局、道场格局、佛僧斋戒格局等,因不适合当今经营,故此处不作探讨。

四、“金瓶梅宴”的策划与实施

为了使这个文化宴能走红叫响,我有意选在饮食业的旺季,拟定在八月十五仲秋节前后推出。天气渐凉,人们食欲大开,且能较好地发挥“金瓶梅宴”的滋补功能。因为秋冬季是中国人传统的进补季节,这个时候推出滋补性较强的“金瓶梅宴”,则正合时宜。
为突出美食活动的文化性,我邀请了山东省知名的明清小说研究教授、山东书画界名流、著名作家作为本次活动的顾问,请他们在餐桌布置、文化宣传上出谋划策,并邀请书画家以《金瓶梅》一书为文化背景,题字作画,又请省城装裱大师耿宇龄女士仔细装裱,挂在餐厅的墙壁上,使人们在品尝“金瓶梅宴”美味佳肴的同时,得到一种书画美的享受。

五、“金瓶梅宴”的宣传与总结

“金瓶梅宴”在市面上叫响以后,济南东方大厦又及时在报纸上进行了全方位地宣传。张树强先生在《济南时报》以“文化搭台,饮食唱戏,‘金瓶梅宴’食客盈门,身置东方大厦旋厅品尝佳肴美味,一部《金瓶梅》尽揽无余”为题进行了报道;其后我又以“名著新翻杨柳枝,金瓶梅宴上吃文化”为题,在《齐鲁晚报》发表了关于“金瓶梅宴”宴饮布局、菜点安排、品席食俗等内容的长篇论文,影响很大。1997年在大连举办的首届华人烹调大赛上,旋厅部代表东方大厦组队参赛,制作了以狮子楼、西门生药铺、武大郎炊饼店为题,以武大郎、西门庆、王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药铺先生等面塑为亮点的“明金宴”展示台,放上了“明金宴”的大件菜宋惠莲烧猪头、捶熘凤尾虾、两吃花酿大蟹、玫瑰元宵等,把“金瓶梅宴”主菜点的照片及其说明的画屏摆在案子上,并印制了大批“金瓶梅宴”的宣传材料,使整个展台古朴典雅、内容丰富、菜点精美、文化味浓,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食客与专家,受到一致好评,并获得大赛展台金杯奖。

1997年6月在青岛举办的“首届国际药膳食疗研讨会”上,我在《从“金瓶梅”看明中晚期商贾宴饮的食疗功能》的万字论文中,论述了《金瓶梅》四季时补及病体食疗的具体菜点的药用食疗功能,阐明了“金瓶梅宴”菜点的药用食疗功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论文被收入《首届药膳食疗研究会论文集》(此书1998年6月由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并配套发行了同名VCD光盘)。

现在,经过实践经营、总结提高,“金瓶梅宴”已基本趋于成熟,应泰安劳动大厦的要求,在泰安城隆重推出的“金瓶梅宴”美食活动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外游客趋之若鹜。

由此而看,“金瓶梅宴”的成功首先是市场调查定位准确;其次是其丰富的内含和浓厚的文化背景;其三就是不断地完善和总结,使其向更科学、更具时代性的方向发展。以上不成熟的看法,或许能给餐饮界的同行及研究者一点启示,便是我最感欣慰的了。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