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北方家常小吃---小豆腐

2006/1/4 22:17:19  来源:互联网
小豆腐,是旧社会生活东北穷苦人吃的食物,建国后一直在民间延续。在改革开放之前,它都算不上什么好嚼谷。(好嚼谷:好吃的。东北地方语)可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一种美食和保健性食品,登上了城市、乡镇的酒楼、餐馆等大雅之堂。

制作小豆腐的由来,据传是满族先祖居住的地区,食盐和卤水很昂贵,做小豆腐不用加卤水,久而久之,这种吃法便成为满人的习惯并延用至今。

小豆腐其实不是豆腐,它不像大豆腐(水豆腐)和干豆腐那样,用卤水或石膏把煮熟的豆浆点制成脑,再装进模型箱挤压成型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豆腐。小豆腐是将大豆磨碎,加入适量干菜煮熟,然后团成团放室外冷冻,用时拿一团放入锅内加热,拌酱而食。

它也可用豆面或用泡发的黄豆加工成糊,掺上剁碎的芥菜缨、萝卜缨、白菜帮或山野菜,在锅里煮熟的混合物,尤其以芥菜缨制作的小豆腐最为正宗。如也可把萝卜菜缨子,或者白菜根疙瘩洗净切碎,放在锅里,撒上黄豆糁子和盐,加火煮至菜烂,豆熟,把里面水分煨干,既可食用了。

宾馆饭店也以精细小豆腐宴客,豆多用青豆,外加蛋清、虾肉丁、海参丁、肉丁等。

在山东地界,也叫“炖磨”、“渣”等。做法也很简单:将黄豆去掉坏粒,取水泡软了,用小磨或搅拌机磨成“豆泊儿”待用,把萝卜缨、芋头叶、小白菜、鲜地瓜蔓之类新鲜的叶子,或者时令野菜细细切碎,同“豆泊儿”一起上锅边煮边翻,待水分基本耗干,即可出锅。配以酱油、葱花,上浇麻油即可大块朵颐,爱吃辣的,可用辣椒油盖顶,更是好吃的连舌头都想吞了。我辈对此不甚专爱,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每每吃到,总是边频频举箸,一扫而光,边长吁短叹,大念过去艰苦卓绝的历史试图对我辈进行意义深远的传统教育,最终总是在我们大喊:“老板,再来一盘忆苦思甜饭。”的吼声中,心满意足地闭口。

“馇小豆腐”是“老济南”常吃的一道家常菜。过去一般贫苦老百姓吃“馇小豆腐”既省盐、省油,又可充饥,所以家家隔三差五地做着当主食吃。记得小时候每逢吃小豆腐的时候,家里便有了一种过节的气氛,一家老少忙忙活活,跑里跑外,做起来,吃起来,真可谓热火朝天,趣味盎然。

济南人叫它“小豆腐”,其实它跟豆腐无关,实际上就是将黄豆经浸泡后再煮熟磨碎的半成品烹饪原料。这样不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黄豆的营养成分,而且口感十分清爽。老济南几乎家家都会做小豆腐。其做法非常简单:将植物蛋白含量极高的黄豆去掉坏粒,取水泡软了(一般需要用清水泡一整夜),用小磨或搅拌机磨成“碎豆瓣儿”(用蒜臼子砸碎亦可)待用,把富含维生素C以及铁质钙质的萝卜缨子、小白菜之类新鲜的叶子,或者荠菜、苦菜、香椿等时令野菜细细切碎,同“碎豆瓣儿”一起上锅边炒煮边翻,待水分基本耗干,即可出锅。配以精盐、料酒、味精、葱花之类佐料,上浇麻油。爱吃蒜的上浇蒜泥;爱吃辣的,可用辣椒油盖顶。一锅香喷喷的“馇小豆腐”就这样制成了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