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江油人说:道可道,肥肠到!

2018/1/6 16:03:32  来源:好食记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江油人说:道可道,肥肠到。

能把一种看似腌臜的东西做成人间美食,这就叫功夫。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拒吃肥肠。

肥肠即猪大肠,是一种闻着臭、吃着香的粗料,也是猪下水或杂碎的一种。人类何时将其作为烹饪原料入菜,史料鲜有记载。然而国人喜食肥肠的历史并不短暂,嗜好其美味的人散落在各个阶层。


肥肠,是江油绝不能错过的美食

一个成都的朋友对江油肥肠这样评价:真的没怪味,我们经常开车去江油,就专门为吃肥肠。

一个嫁到江油做媳妇的姐姐对江油肥肠这样评价:没来这里定居前,我也是不吃肥肠的,现在嘛,真的爱上了。

无论如何,在到达江油前,我心里暗暗猜疑:这里的肥肠就那么与众不同?

到达江油的那天,已近傍晚,天空飘着细雨,把这个城市晕染的更加清秀。一条涪江从城中穿过,春天的翠绿在江边的微风里,显得美极了。

穿梭在江油的道路间,很容易让人有身在江南的错觉。

晚上,江油的友人陈永胜招待我们在江油的第一餐,内容自然是肥肠。

在城边的一家名为“欧氏肥肠”的店里坐下。


▲欧氏肥肠,已经是三十年的老字号了

已是晚上八点多,店里依然热闹着。

据说,这是一家30多年的老店,在城郊一带相当有名。每天饭点时,几乎是占不到位置的。

席间,只见店员一盘盘的各式肥肠上桌,速度很快。红烧的、干煸的、爆炒的、菌菇的等等,一下就上了九种不同的肥肠。

若不是亲眼见到,真不可想象,小小的肥肠居然能翻出这么多花样。

因为来的时间有点晚,店里最经典的凉拌肥肠已经卖完了。十分遗憾。

在大家的劝说下,我被迫动筷,开始品尝自己从不沾的肥肠。

说是肥肠,其实并没有那么肥,里面的那层油已被清理干净。

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红烧肥肠入口,柔软而劲道,满口飘香,与印象中的一切肥肠大相径庭。

于是挨个尝起,每一种肥肠都是不一样的味道。

那夜的肥肠大餐,让我首次对禁忌黑名单里的肥肠打开了心门。

在江油,满大街都是卖肥肠的馆子,而且做的都不错。

第二天中午,在敬氏肥肠的馆子里,又是一顿大餐,据说这家店也是个十几年的老店,很幸运,终于吃上了凉拌肥肠。

这凉拌肥肠的做法比较特别,以折耳根、黄瓜、蚕豆、芹菜、香菜佐耳,配上切丝的肥肠,用特制调料拌在一起。肥肠没有丝毫的异味,清新爽口,味道很足。

肥肠吃多了也会腻口,当地人会专门配一碗酸汤用来解腻,不知不觉,米饭都可以多下几碗。

店里的老板娘很热情,丝毫不隐藏自家做肥肠的方法。听她讲:店里的伙计每天凌晨就要到屠宰场去拿肥肠。

回到店里就开始翻洗,撕去油污,加盐和面粉反复揉搓,清洗数小时才能整理干净,再将肥肠入锅煸出水分,这是去异味最关键的一步,最后要切、煮、烧、炖,非常辛苦。


肥肠的清洗是决定菜肴成败的关键。四川各地清洗肥肠的方式大同小异,有的除了用盐揉搓外,还要加醋、面粉、明矾、食用碱等。

原来,江油的肥肠好吃,自是因为江油的水好,另外就是在处理肥肠上也下足了功夫。

过去,江油人是不吃肥肠的,都当废物扔掉。后来肥肠变成江油的特色是有历史渊源。

据江油市食品协会秘书长吴丕庆老师讲:江油这种独特的饮食风俗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江油北部地区多高山,村民时常需要上山去从事砍柴、伐木、烧炭、采药、打猎等重体力劳动。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经济十分落后,村民普遍买不起肉。但为了补充体力,村民便把猪大肠等下水料买来加工,一来可以补充脂肪和蛋白质,以弥补重体力劳动的热量消耗;二是猪下水的价钱比较便宜,用红烧的方法烹调后肥肠的味道偏辛辣,吃了可以抵御山中的寒湿之气。

直到今天,红烧肥肠佐干饭依旧是江油人民“标配”早餐。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便有县饮食服务公司在江油太平场一带开设国营餐馆,销售肥肠和干饭,以供进城赶场的乡民中午充饥。

改革开放后,江油开始出现了民营肥肠店。八十年代中期,“小小吃”率先在北门老商业局楼下开设餐馆,经营肥肠、干饭和蒸菜。后来,江油又陆续开设了宋肥肠、贺肥肠、城边肥肠、健民肥肠、老火车站肥肠……等店面。

久而久之,“江油肥肠”这道美食便闻名遐迩了。

今天,爱吃肥肠的江油人散落在各条街巷,尤其是老火车站附近。一碗烧肥肠,一碗米饭,一份泡茶,人们吃完就去上班了。

许多肥肠店只做早晨和中午两市,中午两点后关门休息。中午是最忙的时候,要翻好几次台。

过去是贩夫走卒,平常人家的一道并不起眼的菜肴,很难登上大雅之堂滴!但江油人就是聪明会整,硬是把肥肠这道菜肴搞得花样百出,味道巴适极了。

据传,成都某五星级饭店的大厨多次打包对江油肥肠进行反复研究,就是整不出江油肥肠的味道;还有位在北京工作的老板,为款待贵客,曾空运400多碗江油肥肠请客人品尝;连央视海外频道也专门对江油肥肠进行了宣传报道。

听朋友讲,江油当地人外出吃饭,从不点肥肠,在他们心中,没有哪个地方的肥肠能比得上江油的肥肠,就算江油本地人,出了江油,也是做不出当地肥肠的味。

在江油的几天里,顿顿有肥肠,无论是早餐的米粉里,还是午餐用来拌饭的菜肴中,亦或是村里坝坝宴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抛开美食的定义,肥肠似乎更像一位多年的老友,与江油人形影相随。

有了它,似乎美食的定义才完整,生活才够味。

有些美食,注定是属于那个地方。

离开江油时,我真的爱上了这个地方,爱上了江油的肥肠。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