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夏令美食数凉面

2006/11/20 22:00:31
每年的夏季来临,吃凉食品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而凉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较有名气的凉粉、凉皮、灌肠、凉面、凉糕、粽子等品种是所有凉食品中的上品。而凉面又是上品中的佳品,它既充饥,又解渴,口感多变,风味突出,老少皆可,男女通用。盛夏,凉面就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讲究的人家要加佐科和菜肴,色香味皆佳,拌合下肚,开胃爽口,真是“似腻还成爽,如雪又飘丝”。
  
凉面,也叫冷面,古称“冷淘”。夏天吃凉面,魏晋时已成为民俗。唐朝时,每年夏季不仅民间要吃凉面,朝廷也要举行吃凉面的应时活动。大诗人杜甫也爱吃凉面,曾写有《槐叶冷淘》一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敷……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诗人所说的“槐叶凉面”是指用鲜嫩的槐叶汁和面后而制成的碧绿色面条。绿色本身就是冷色调,再加上煮熟的面条过水而淘,自然会给人以“凉”的感觉;况且槐叶还具有”除霍乱烦闷,祛肠风痔疾”的功效,难怪诗人要大发感慨了。“甘菊冷淘”是宋代有名的凉面品种,北宋诗人诗云:“俸面新且细,溲牢如玉墩。随刀落银镂,煮投塞泉盆。杂此于青色,芳香留兰荪。”凉面品种花样到明清时已蔚为大观,当时仅北京一地就有“蝴蝶面”、”水滑面”、“韭菜边”、“托掌面”等等。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记载:“明末,京城市肆著名者……顺承美大街刘家冷淘面。”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专门以经营凉面著称的饮食店。”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爽口适宜,天下无比。”《帝京岁时见胜》中的这段记载,证明了凉面作为盛夏佳品,已在北京通食。明清时,吃凉面的习惯进入寻常百姓家。
  
凉面,如今更是人们夏天喜欢吃的主食,素有“六月六吃凉面”之说。凉面做法是,先在锅内将水烧开,把手擀面条或机轧面条下锅煮软,用筷子挑散,不要粘连,在清凉水中过一遍,捞出盛碗中,用蔬菜、佐科拌合食之。蔬菜,有的可以洗净,切段生食,有的则需要用开水焯一下。
  
现今市售的凉面,已经在原先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当多的改进和改良。调味中有牛肉原汁,又有像洋葱、蒜茸之类的香料,更加进了其他口味的各式蔬菜汁和水果汁,以提升汤汁的口感。因为凉面的口感很重要的就是取决于这碗汤,而厨师手艺的高低,也正是在这碗汤汁中反映出来。
  
现在吃凉面的食客,往往对凉面颜色及口感感觉陌生。其实,较深的颜色是面粉中加入了荞麦面的缘故。而面咀嚼劲道的口感是来自掺入适当比例的食用碱所致。凉面入口的吃法对面条的口感也非常有帮助。至于厨师下面的技术,也非常重要,要开水下锅,大火滚开来煮,一旦变软,迅速捞出过冷水。
  
凉面食用的配料也很讲究。切片的酱牛肉、切丝的嫩黄瓜,配上辣白菜和一些水果。用料必须新鲜,配合着酸甜适口、温度如冷饮的凉面汤,夏日食来当是鲜爽当口,开胃是自不必说的了。
  
时至今日,凉面的花样更是举不胜举,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凉面如四川的“红油凉面”、延边朝鲜族的“狗肉凉面”、山东的“麻酱凉面”、广东的“鸡蛋凉面”、上海的“粗奈凉面”、山西的“柳叶凉面”、天津的“打卤凉面”、北京的“素什锦凉面”、兰州的“清汤牛肉凉面”等等。各地有各地的吃法,口味却也各有特点。食用时再配以黄瓜丝、瘦肉丝、辣椒酱等,真可谓口感润滑,风味独特,凉爽舒贴,无限惬意,令人食欲大增。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