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色鲜味美的摊黄儿

2006/12/17 9:42:58

摊黄儿是将调好的面糊,舀在特制的鏊子上烙制而成的一种食品,在华北各地又有煎饼、摊饭、象鼻子等多种叫法。过去普遍流行于农村,偶尔也出现于城镇小吃摊担,现在则食品超市和大型酒楼饭店也时有所见,且颇受食者欢迎。
  
制作摊黄儿的用料多为小米面、玉米面、糜米面、高粱面,也可用豆面和荞面,现在市售的摊黄儿则多为小米面和玉米面,再掺以少许白面。面糊的调制有发酵的和不发酵的两种,发面的成品比较松软,不发面的成品则比较筋道。前者用开水将面调稀,晾凉后加入酵面发至起泡并稍有酸味,后者用温水将面调稀。口味有咸有淡有甜,可按需酌加咸盐或白糖。还有加红枣糊的,则味道更加香甜,且富有营养。
  
烙制摊黄儿的鏊子俗称“黄儿鏊”,分底盖两部分,均用生铁铸成。底部周边有三只短脚,鏊子呈中间凸起之弧状,光滑油亮;周边隆起,便于舀入面糊烙制。盖子的大小恰好扣住底部,盖顶有环,供取下或扣上。烙制时将鏊子置煤气灶或焦炭炉上,火量适中,待鏊底烤热后,先涂以食油,再舀入调好的面糊,然后加盖烘烤,听见鏊内水汽“滋滋”作响,约1~2分钟即熟,取下盖,用铁铲铲出置箅上,稍凉后折成半圆形即成。合格的成品,色泽焦黄而不糊,味道鲜香,十分惹人喜爱。
  
在华北农村,烙制摊黄儿是家庭主妇的拿手好戏。除平时烙制食用外,一般在农历腊月,要集中1~2天时间进行大批量烙制。烙制时要事先调好几大缸面糊,排列好4、5个火炉,架起4、5个鏊子,一个人操作,一天下来即可烙制几大箩筐摊黄儿。记得我年幼时,母亲常安排我将烙好的摊黄儿趁热给邻居的叔叔大爷们送去,一家送一趟,一趟送10个摊黄儿,一天之内往往要跑十来八趟,先后送出去的摊黄儿就有百八十张。当然,邻居也常将他们的摊黄儿给我家送来。年年如此,形成了邻居之间礼尚往来的惯例。同时也促使各家各户努力把摊黄儿做的好上加好,成了质量高低的竞争。烙好的大批摊黄儿,除送人和当日食用外,一箩筐一箩筐地抬到空闲的屋子里贮存起来,以备年前年后慢慢享用。食用时吃多少取多少,只要上笼加热3~5分钟即可,既方便省时,又改善和调剂了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回老家为继母送葬,办完丧事后父亲决定随弟弟到忻县居住,离家时我发现了母亲生前用过的一只“黄儿鏊”,遂顺便带到太原,成了我继承的惟一祖产。此后,每逢有暇且高兴时,我就自己动手烙制摊黄儿,虽然比不上当年母亲烙制的那样鲜香,但也相当可口,且乐趣无穷。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