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少数民族节日食品拾趣

2007/7/22 22:40: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上下5 000年的发展进程中,每个民族都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砺,形成了各民族独具风格、丰富瑰丽、多姿多彩、交相辉映的文化特色。尤其是在膳食文化的演变中,各民族由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习惯禁忌、传统爱好、民俗风气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从而派生出了膳食文化特色的千差万别,其古风乡俗与民族风情,佳肴美味与奇特情趣,成为祖国大家庭膳食园中的一朵朵艳丽的奇葩。这里,介绍几则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食品,以飨读者。
  
  哈尼族的“苦札札”节日食品
  
  生活在云南南部沅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哈尼族约有近百万的人口。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汉族一起过春节、端阳节、中秋节等节日,节日中其饭食风格和汉族习惯基本相近;另一类是哈尼族的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是六月节和十月节两个节日。
  传统习惯上,哈尼族人以农历十月为岁首,十月节相当于汉族人的春节。节日期间,凡是有条件的哈尼人家,都要杀猪、作糯米粑粑,以便招待亲友。六月节相当于汉人的神节,哈尼人称为“苦札札”(音译),其时间一般在农历六月初二十四前后举行。过六月节时,哈尼人的食品较之其他节日更为丰盛,除主食大米以外,肉类中有鸡、鸭、猪、牛等肉,蔬菜有洋芋、豆芽、番茄、大葱、菠菜、韭菜、青白菜、豆角等,加工菜肴有豆腐、肉豆腐丸子、酥肉、紫米大肚等。待客或家人用餐时,上桌的菜一般都在9个以上,炒瘦肉、煮肥肉、煎豆腐、炸米面酥肉和蒸紫米猪肠作为大菜上桌。其中,以油炸类面食、酥肉和蒸紫米猪肠更具特色,是哈尼人节日期间的美味佳肴。
  
  布依族人的奇特食品——搭连粑和糯包谷粑
  
  在我国西南部贵州省,生活着一个叫布依族的少数民族。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布依族的重要节日,搭连粑是布依人这个节日的独特食品。布依人做的搭连粑有好多种类,如里面有放糖的,有放盐巴的,有放草果的,各有其味,别具一格。做的时候,搭连粑要捏成扁形长条,并用剪好的芭蕉叶包裹好,把粑粑放在叶片两头,中间空着。包好后,两头一折,就成了搭连粑,煮熟后可食用。这种粑粑滋味好,携带方便,也耐贮藏。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及情侣在载歌载舞或共叙衷情后,吃食或互赠这些食品,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其乐盎然,别有一番情趣。
  糯包谷粑是高山地区布依族的主要粑粑食品,也是他们节日、婚嫁、立房等喜庆日必不可少的礼品和祭祀祖先的供品。这种食物的制作比较费工,先要把糯包谷剥成米粒,用大盆或大缸浸泡,经常淘洗,一天换一次水,连续浸泡15~20天。然后取出晒干,磨制成粉,并用适量的水浸泡,用甑蒸制。最后放入粑粑盆中,用特制的棒打成粑粑团,再捏成一个个圆形的粑粑,才可食用。该法制作的粑粑去掉了糯包谷的不良口味,细腻可口。此法还为邻近的其他民族学习仿效,粗粮细做细吃,其中演绎了不少悲欢离合的真情故事,表现了布依族人在膳食文化方面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毛难族巧制的赠客甜红薯
  
  生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毛难族,是世界上最好客的民族之一。如果人们在秋冬季节到毛难族人居住的地区去旅游,当地好客的主人不光会热情招待你,而且还会向你赠送他们亲手制作的甜红薯吃。这种甜红薯香甜可口,别有风味,是世界上任何宾馆、餐厅中都吃不到的。凡是有幸吃过这种食品的国外游人,都对此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这种甜红薯的制作过程较长。当每年秋季收获红薯之后,毛难族人精心挑选那些个大、匀称、无伤痕、无虫蛀的红薯,放在屋顶或其他地方,让日光暴晒,霜露淋打。经过25天后,便将其收回来放在地窖或火灶上边,促使其内淀粉进一步分解糖化。再经过20天左右,取出蒸熟即是甜红薯。这种蒸熟的甜红薯,肉厚松软,剥皮后其薯肉如胶汁状,自然清新,入口香甜,犹如蜜饯,却又强似蜜饯。一些书香气息较浓的旅游者认为,浓妆淡抹的自然景色、美丽如花的民族服饰、姑娘们天仙般的音容笑貌,加上甜红薯的可人美味,是毛难族人生活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