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西安传统名菜名吃大全

2005/12/22 22:58:48  来源:互联网
陕西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治地,故称秦。陕西菜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广大群众和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陕西省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自然区,汉扫:源于陕南,黄河流经秦东,渭水贯通关中。关中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有“沃野千里” “八百里秦川”之称。 《诗经·大雅》称赞这里生长的野菜也:是好吃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在这里辛勤劳动, 繁衍生息。周、秦、汉、唐等十一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其中,西周是青铜文化的盛期,秦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王朝,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代,隋唐是封建文化灿烂发展时期。这五个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规模宏大,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汉唐的京城长安,更是国际交往频繁,名闻世界。得天独厚的政治、地理环境,为饮食菜点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烹调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早在三千多年前西周镐京时代,牧猪屠狗已成为一种专业,牛、羊、犬、豚、鸡、鹅相继登上了筵席,出现了用多种烹调方法烹制的八种珍贵的佳肴,世称西周“八珍”。同时,还总结出四时烹调的经验, 《周礼·天官》里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的记载。到了秦汉,都城咸阳和长安,一方面继承了古镐京饮食烹调技艺,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楚国菜的优点。 《盐铁论》记载:“今熟食遍列,淆施城市。”说明两千多年前的长安屠贩、酤酒、卖浆、卖饼、卖羊肚的逐渐增多。特别是汉武帝时,开拓了“丝绸之路”,引进了西域的胡桃、胡椒、胡萝卜、菠菜等香料和菜蔬,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秦馔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到了唐代初期,经济繁荣,四邻友好,文化发达,各民族的饮食得到广泛交流,观摩借鉴,菜点丰富多样,烹调技艺显著提高。据《唐两京城坊考》等书记载,唐长安的饮食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当时的东、西市与朱雀大街,饭店、酒楼和茶肆林立,尤以西市的张家楼饭店规模较大,美馔佳肴著称于世。唐代中叶,曲江游宴曾盛极一时。又据《酉阳杂俎》记载,当时长安的食物原料有“猩唇、桂蠹、石鳆、藏荔支、石耳、熊掌”等等, “人莫能识”。名贵食品有“肖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茗;庾家粽子, 白莹如玉;韩约能作樱桃铧锣,其色不变”。由此可知,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古代长安的饮食菜点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纵观陕西地方风味的佳肴名点,膳食饮馔,大体是以历代宫廷、官邸和民间菜点为主,辅以隐士、少数民族和市肆菜点等演变组合而成的。宫廷、官邸的菜点以烤乳猪、葫芦鸡、奶汤锅子鱼、八宝饭、千层油酥饼为代表;隐士和少数民族的菜点如花式拼盘、枸杞炖银耳、羊肉泡馍、腊羊肉、芝麻烧饼等,深受群众欢迎;民间和市肆的菜点以酿金钱发菜、汆双脆、海味葫芦头、黄桂柿子饼、枣肉沫糊著称于世。今天,秦馔佳看较之历代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后和建国以来,晋冀鲁豫、淮扬苏浙、川湘徽粤各省的名厨大师,云集西安,几经挖掘整理传统名菜,推陈出新,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并蓄,逐渐形成秦馔的独特体系,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烹调方法上新老并举,讲究火功。现代秦馔既继承发扬了汉唐的酿、汆、炸、炖、炒,又改进发展了周秦的烤、烧、烩、蒸、煮,还吸收了外来的煎、扒、涮、爆、煽等,尤以蒸、炖、炸、汆、炒技艺见长。如炖要文、武火兼用,而重在文火;炸要温度适宜,而重在保持恒温;汆要开水沸滚,而重在一瞬即成;炒要旺火急炒,而重在腾空颠翻等。特别是许多名莱,多是采用综合烹调的方法, 如葫芦鸡,即是采取先煮、次蒸、后炸;汆双脆则是先汆、后渍、再浇汤的方法等。这样烹制的菜肴,一般均可保持食物的原色、原味、原形、原汁,保持其故有的营养,达到质脆不失其色(如汆双脆等),鲜嫩不失其味(如金边白菜等),酥烂不失其形(如葫芦鸡等),浓醇不失其汁(如奶汤锅子鱼等),清爽不失营养(如枸杞炖银耳等)。

  二是在调味上,主次分明,料重味浓。秦馔多保持食物的原色,大都不放糖,较少放酱油;但是,盐、醋、蒜、调合面和各种香料则比较突出,又特别重视调料之上味---食盐的运用。民间有“好厨师一把盐”的说法,指的就是投盐的时间和用量的适度。关于秦馔的口味, 《苻坚载记》有这样的记载:前秦皇帝苻坚从兄的儿子苻朗很善于品味,一次,会稽王司马道子盛宴招待苻朗,席间包括江南所有美味佳肴。食后,道子问苻朗说: “关中菜味和江南菜比起来哪好?”苻朗回答道: “都好,只是关中菜肴盐味稍重些罢了。”事后,道子以苻朗所说证之厨师,厨师都和苻朗说的一样。可见早在南北朝时,就有秦菜“味道偏咸”之说。

  三是在材料选择上,以质为先,粗料细作。秦馔厨师重于选料。同样是鸡、鱼,由于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烹调出菜肴的色泽、食味迥然各异,所以西安饭庄等名店的传统作法是,如果不是三爻村的倭倭鸡和黄河鲤虫,就不作葫芦鸡和锅子鱼这些名菜。又如猪的部位很多,用途也不一样,如果没有里脊肉,就不作肉丝、肉丁,肉片、汆里脊丝这些菜肴。蔬菜的季节性很强,各时期的质量都有变化。秦厨一般都精于按季选择时鲜。有人认为鲜蔬只能做一些低档菜看,上不了大雅之堂,陕西厨师却不仅用蔬菜作佳馔的配料,而且用蔬菜作为主料,制做出色、香、味、形俱佳的出名菜肴,如陕西地方传统风味菜“炸香椿鱼”和“金边白菜”等就是用极普通的椿芽和白菜制做的。

  秦馔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菜肴古老文明而绚、丽多姿,面点雅俗兼备而丰富多样,料重味浓而爽口,色泽朴素而和谐。

长安首味葫芦鸡
--------------------------------------------------------------------------------

  久负盛名的葫芦鸡,是古都西安的传统名莱,素以皮酥肉嫩,香烂味醇著称,受到了中外顾客的赞赏,被誉为“长安第一味”。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佳味竟满含着厨师的斑斑血泪。

  相传,葫芦鸡创始于唐玄宗礼吏尚书韦陟的家厨。据《酉阳杂俎》和《云仙杂记》记载,韦陟出生于官僚家庭,凭藉父兄的荫庇,贵为卿相,轻裘车马,锦衣玉食。他食用菜肴,极为讲究。在他的厨房中,水陆杂陈,泛出浓郁的香味,人们如果在他的厨房里停留一阵,归来时鼻口生香。时人曰: “人欲不饭筋骨舒,夤缘须入郇公厨。”(韦陟袭郇国公)韦陟穷奢极欲,命家厨烹制酥嫩的鸡肉。第一位厨师采用清煮后再汕炸的方法,韦陟尝后认为肉质太老,不合他的口味,命令家丁将这位厨师鞭打五十而致死。第二位厨师采取先煮、后蒸、再油炸的方法,酥嫩的要求都达到了,但由于经过三道工序,鸡肉脱骨,成为碎块。韦陟认为这么好吃的鸡肉却不成形,一定是厨师偷吃了,不容分说,将这位厨师活活打死了。第三位厨师吸取了前两位厨师的经验教训,把鸡捆扎起来,而后烹制。这样做出来的鸡,不但香醇酥嫩,而且形似葫芦。后来人们就把采用这种方法制做的鸡叫做“葫芦鸡”,一直流传至今。

  葫芦鸡的传统选料是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鸡”,这种鸡饲养一年,净重二斤左右, 肉质鲜嫩。制做时经过三道基本工序,即先清煮,后笼蒸,再油炸。清煮前必须将白条整鸡放清水中漂洗半小时, 以除净血污。煮时,用麻丝将鸡捆成“葫芦”形状,待锅中凉水烧开,再把鸡投入, 以保持鸡的整形。煮约半小时取出,盛于蒸盆,注入肉汤(以淹没鸡身为度),加绍酒、酱油、食盐,放上葱、姜、八角、元桂等,上笼蒸透。油炸技术要求极严,菜籽油烧八成熟,将整鸡投入油锅,用手勺轻轻转动,炸约半分钟,至鸡呈金黄色,立即倒入铁笊篱内沥油,随即放入菜盘上桌,另带椒盐小碟蘸着吃。

北国珍馐酿发菜
--------------------------------------------------------------------------------

  被誉为西安饭庄十大名莱之一的“酿金钱发菜”,形似金钱,软滑爽口,营养丰富,历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国内外来宾一经品尝,莫不交口称赞。

  “酿金钱发菜”之所以受到欢迎,在于它奇异的形态和隽永的美味。发菜因其色黑,形如乱发而得名。李笠翁在其《闲情偶集·饮馔部》有这样一段记载: “菜有色相最奇,而为本草食物志诸书之所不载者,则西秦所产之头发莱是也。予为秦客,传食于塞上诸侯,一日脂车将发,见坑上有物,俨然乱发一卷,谬谓婢子栉发所遗,将欲委之而去。婢子曰不然,群公所饷之物也。询之土人,知为头发菜,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于藕丝、鹿角等菜,携归饷客,无不奇之,谓珍错中所未见”。

  发菜系孢子植物,是一种野生的陆生藻类,但又与一般藻类不同,由多数单细胞个体连成长串,贴地生长在荒漠胶状植物的下面,偶尔也生长在溪水之中,所以又称为“地毛”。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五月,是发莱的采收季节。此时,在戈壁荒漠的草丛中,一丛丛天然生长的发菜,举目皆是。人们从沙草地中将它轻轻搂起,剔去杂草树枝及其它杂质,经过挑选整理,晒干即成为干发菜。质量好的发菜,发丝细长,色泽乌黑,水发后变为黑绿色,质地柔韧。这种菜产于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青海和新疆一带,中原和江南难于得到,所以清人李笠翁云: “发菜之得至江南,亦千载一时之至奉也。”

  发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发菜中,含有蛋白质20.3克,碳水北合物56.4克,钙2560毫克,铁200毫克,营养成分高于同量的肉类与蛋类。此外,发菜味甘性凉,具有利尿、化痰止咳、解毒、滋补、、顺肠、理肺等功效,对高血压、佝偻病、营养不良、慢性气管炎、妇女月经不调等病都有一定疗效。

  “酿金钱发菜”始于盛唐,相传,唐代长安商人王元宝嗜吃发菜,每餐都要有一盘发菜佐食。后来王元宝成为国中豪富,都中商人以为王元宝的发迹,是吃了发菜的缘故。所以纷纷仿效食用,并让厨师做成金钱形状,寓意“发财致富”。从此,“酿金钱发菜”世代流传。直至解放前的西安,还有些富商大贾举办宴席,第一道菜,多是“酿金钱发菜”。当然,意思无非是讨个吉利,祝愿发财而已。

  “酿金钱发菜”的用料是: 以二两发菜为主料,以两张鸡蛋皮、三两鸡脯肉、三个蛋清和少许黄蛋糕为配料。先将发菜用温水袍开,淘洗干净,投入开水中稍焯一下,捞出,加盐、味精和绍酒拌匀。再将鸡脯肉斩成泥茸,加清水、蛋清,湿淀粉拌匀,放入食盐、味精用力搅拌,直至发起;再将熟猪油一两(温度在四十度以下)倒入搅匀,制成“酿子”。然后将蛋皮摊开,先抹一层“酿子”,摊上一层发菜,发菜上再抹一层鸡“酿子”,酿子上加一层黄蛋糕,卷起上笼。蒸约二至三分钟取出,切成七至八毫米厚、形如金钱的片,装入汤碗,浇入鸡汤即成。

饶有风趣的锅子鱼
--------------------------------------------------------------------------------

  奶汤锅子鱼用铜火锅为炊具,以黄河鲤鱼为主料,煨以汁如乳的荤汤,上席后点燃白酒,香气四溢,饶有风趣。

  火锅创始于南北朝。据《北史》记载,我国古代有一个称为“獠” (liao)的少数民族, “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cuan),且薄且轻,易于熟食”。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铜火锅”。到了唐代,又有一种叫“暖锅”的小火炉,里面装上炭火,上面放上陶制的砂锅,百鲜俱陈,任客烹煮,暖意融融,助人食兴,故名“暖锅”。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诗中的“小火炉”,即是这种“暖锅”。北宋汴京,火锅在市肆间已不鲜见,元代以后,又传来了蒙古人涮牛、羊肉的食法,进一步丰富了“火锅”的内容。公元十七世纪,清官御膳房的“膳单”上,把猎来的松鸡、山鸡、狍鹿、野鹿之类的“野意火锅”,呈列在佳肴之首。 “火锅”在全国盛兴,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事。由于乾隆喜欢饮酒作诗吃火锅,所以在乾隆儿次下江南时,所到之处,都为他准备了火锅。当乾隆退位、新皇帝登基之始的嘉庆元年,文武百官朝贺以后,在宫中摆设了一千五百五十多只火锅,成为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自此,民间火锅大为盛行。除羊肉涮锅外,相继出现了白肉火锅、什锦火锅,菊花火锅、广东火锅等多种不同风味的火锅。

  黄河鲤鱼,体色金黄,肉味纯正,鲜嫩肥美,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品。 《诗经》里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说法,汉乐府《羽林郎》里有“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的诗句。在唐代,因为皇帝姓李, “李”与“鲤”是谐音,把“鲤鱼”视为神龙,一般是不能随便上筵席的。只是由于鲤鱼具有利水消肿、下气温补的医疗功能,所以后来长安的厨师则参照《食医心镜》“鲤鱼一尾,切作脍,以姜、醋食之”可以医治“上气咳嗽、胸部胀满而气喘之症”的记载,把唐代“乳酿鱼”选用其它鱼种改变为鲤鱼,并在烹调技艺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才发展为“奶汤锅子鱼”的。

  “奶汤锅子鱼”不同于一般的火锅涮肉,它不用开水或一般的肉汤,而是用鸡、鸭、肘子和骨头等煨成其汁如乳的“奶汤”。也不用生鱼肉投入火锅涮着吃,而是将活鲤鱼去鳞开膛,除去内脏,漂洗干净,切成瓦块形状,与葱、姜一起投入炒勺颠翻几下,加入绍酒、盐,再加“奶汤”、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等,烧约三分钟,才盛入火锅内上席。上席时将锅下的白酒点燃,待锅子的“奶汤”烧开,香气四溢,即用筷子将鱼块挟出,蘸姜醋汁食用。此菜鱼肉细嫩,汤浓味鲜,又有火腿、冬笋、香菇作配料,使之更加相得益彰。

锦上添花的枸杞炖银耳
--------------------------------------------------------------------------------

  “枸杞炖银耳”,是由枸杞和银耳两味名贵中药炖制而成。不但香甜可口,红白相间,相映成趣,而且具有添补健身的功能,是西安的风味名羹。

  相传,辅佐刘邦兴汉灭楚的“三杰”之一的张良,运筹帷幄,屡建奇功,是汉皇朝的开国元勋;汉政权建立后,眼看着刘邦、吕后对韩信、彭越、英布、肖何等开国大臣,不是谋杀,就是监禁,使他想起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死”的古训。为了免遭诛戮,决心急流勇退,辞官归隐。虽然封为留侯,但却从此再不参与朝政。后来竟跑到偏僻的留坝县学道去了(留坝县有张良庙,至今尚存)。他在隐居期间,常常以当地所产的银耳清炖为食,寓意“清白”。

  隋末唐初,房玄令和杜如晦协助李世民削平群雄,统一全国,建立唐朝。后来房任尚书左仆射,杜任尚书右仆射,共掌朝政,当时人合称“房杜”,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他们认为,大丈夫决不能唯图自己有个“清白”的名声,只要死得有价值,为什么不能抛头洒.血呢?所以又在清炖银耳的基础上,加入润肺补肾、生津益气、色红似血的枸杞,形成了后世的“枸杞炖银耳”。它是筵席上一道珍贵名羹,还是老少咸宜的滋补品。其炖制方法是:

  原料:银耳三钱,枸杞一钱,冰糖三两,白糖一两,蛋清少许。

  制作方法:先将枸杞用冷水淘洗干净。另将洗净的银耳放入温水中胀发三十至六十分钟,取出择去杂质。泡入清水中。接着取砂锅洗净放旺火上,加清水烧开,投入蛋清、冰糖、白糖用勺搅拌,烧滚后撇去浮沫,待糖汁清白时,将铃好的银耳、枸杞投入锅内,稍炖片刻,倒入大汤碗内上桌食用。

竞相争艳的氽双脆
--------------------------------------------------------------------------------

  翻阅全国各地菜谱,常常可以见到“爆双脆”这个菜,尽管各地选料、调味、操作过程不完全一样,但大多采用的方法却是一致的,唯独陕西风味菜肴“汆双脆”与众不同,采取的是滚水清汆的方法。

  氽双脆来源于盛唐,名叫“撺(叫cuan)双丞”,原是影射武则天的尚书左丞周兴、御史,户丞来俊臣的。周兴脑满肠肥象个母猪,来俊臣刑讯时呱呱乱叫象个母鸭。人们把他们合称“猪鸭”。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专靠告密、严刑逼供,屡兴大狱的酷吏, 以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而臭名昭著。当时满朝文武、庶民百姓被其陷害含冤致死者达数千人,举国人民无不切齿痛恨。长安西市张家楼饭店里有一姓刘的厨师,因徒弟送错了菜,被周兴一帮酷史抓去活活打死。刘师傅愤恨满腔,特用猪肚头和鸭胗在滚水里一汆,做成脆嫩鲜香的菜肴,取名叫“撺双丞”,暗示人们向朝廷投寄状子告发“二丞” (西安人把投寄状子叫撺状子)。人们品尝佳肴,领会其意,纷纷写状子告发周兴和来俊臣贪赃枉法,后来周兴果真被武则天放逐岭南,死于途中;来俊臣被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处死,解了满城百姓心头之恨, “撺双丞”因而更加出名。

  千百年来,经过厨师的不断改进, “汆双脆”的作法更为细腻。首先,将肚头切开,剞下肚仁,修整洗净后,剞成蜈蚣刀,切成八分大的方块;鸭胗(或鸡胗)用刀片去硬皮,剞成松针花刀,每只切成四块。接着用清水二两、食碱一钱化成碱水,放入肚仁。浸泡约三小时左右取出,用清水连洗数次,再放入清水。里加葱段、姜片、花椒浸泡一、两小时,洗净碱味,握干水分。另取口蘑、桃仁用开水浸泡后,横切成梅花片备用。

  水汆时必须掌握水温。首先将切配好的肚仁、鸭胗(鸡胗)放入开水中一汆(下水后要搅散)立即捞出,用绍洒一钱半抓拿,握干备用。取炒勺坐旺火上,添清汤烧开,加绍酒、食盐、味精、酱油,使汤汁呈象牙色,撇净浮沫。再把肚仁、鸭胳、玉兰片、 口蘑片、桃仁片同时放入炒勺,不等汤开(汤开会使肚仁、鸭胗烫老)即盛入大汤盘,滴入熟猪油少许上桌食用。

  汆双脆做成,雪白的肚仁,枣红的鸭胗,梅花形的口蘑、桃仁,犹如朵朵鲜花,竞相争艳。一经品尝,味鲜爽口,方信名不虚传。

佐酒佳肴三皮丝
--------------------------------------------------------------------------------

  “三皮丝”是继“汆双脆”之后,唐代长安人民,鞭笞当时的奸臣酷吏“三豹”,而创制的又一个姊妹菜。原称“剥豹皮”,后称“三皮丝”,是古城西安佐酒风味名菜。

  “三豹”,即中唐时殿中御史王旭、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这三人贪赃枉法,作恶多端,当时京师人民给他们起了绰号,称王旭为黑豹,李嵩为赤黧豹,李全交为白额豹。据《朝野佥载》记载,三人“皆狼戾不轨,鸩毒无仪,体形狂蹄,精神惨刻”。他们伪造证据,随意捕杀无辜,审讯囚犯,必铺棘(即砭针)地上,令犯人仆卧,或削竹尖穿指,或用碎瓦搘(zhT,音支,支撑的意思)膝,囚犯受刑不过,往往屈打成招,冤狱累累。当时京中人甚至以“若违心负教,横遭‘三豹’”起誓赌咒,可见“三豹”的残忍。

  长安西市酒庙有一吕姓巧厨,特意剥乌鸡皮(黑色)、海蜇皮(浅红色)、猪皮(白色)做成佐酒小菜,暗含剥“三豹”皮之意, 以发泄自己的愤恨。一日午刻,两个文人前来饮酒,发现酒保端上来的菜肴黑、红、白三色分明,与往日不同,不解其意,召来厨师询问,厨师说: “是我创制的新菜,叫‘剥豹皮’。”两人相视而笑,心领神会,回去后广为宣传。从此,来这家酒店吃“剥豹皮”的人越来越多。时间一长,竟被小人告密,这家酒店的吕厨师惨遭“三豹”的杀害。

  酒店厨师虽被杀害了,但用生命换来的佳肴“剥豹皮”却传遍了京城。有一个酒店为了怀念吕厨,就将“剥豹皮”改名“三皮丝”继续经营,就这样“三皮丝”被世代流传下来。

  今日西安的“三皮丝”,在唐时“剥豹皮”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发展。在选料方面,除熟鲜肉皮,海蜇皮外,将乌鸡皮改为带皮熟鸡肉,并增加了肘花(或火腿)。先将这些主料和葱,用刀切成一寸五分长的细丝,再将花椒油烧热,泼入葱丝,与鸡丝一起用食盐、醋、白酱油拌匀,摆在菜盘的底部成三角形。接着将切好的鲜肉皮丝、海蜇皮丝、肘花肉丝分别放在鸡丝上面,堆成圆锥形,然后淋芝麻油即成。这个菜三丝鼎立,滋味各异,韧中带脆,清淡利口,佐酒者无不津津乐道。

悦目赏心的“芙蓉夹”
--------------------------------------------------------------------------------

  “芙蓉夹”也叫“酿藕夹”,是用莲藕酿以糯米而成,形似荷花,绵甜,适口,又有青梅、山楂、葡萄的香甜醇厚,素以酒席欢宴中的“甜品”,誉满关中、陕南。

  “芙蓉夹”所说的“芙蓉”,并非现在的芙蓉花。芙蓉、芙蕖、水芝、莲等,古为荷花的别称。屈原《楚辞》里就有“裂茭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句子。此后,不论是那个朝代的文学作品,随便都可以找出很多有关描绘荷花的文章和诗句。三国时代的文学家曹植写过《芙蓉赋》,梁昭叫太子有《咏同心莲》,唐太宗也有《探芙蓉》,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里,用“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直接描述大明宫太液池的荷花。

  荷花在古代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题材,而且是祥瑞的象征。我国历史上驰誉全球的青铜器、磁器、建筑上的藻并,常以荷的花、叶、茎、藕组成变化多端的图案。唐代盛极一时的佛教,以荷花为“圣物”,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便是坐在荷花上面的。西安人民自古以来珍爱荷花,无论是汉的昆明湖,还是唐之曲江池和太液池,都曾广种荷花。明代所建的“莲花池”更是以荷花而驰名,今已易名为“莲湖公园”。当今,无论是秦岭脚下的樊川、王曲,还是渭河之滨的草滩,每当夏日来临,荷花那碧绿的伞状叶子,远看似翻滚的绿波,近看如雕琢的翠玉, 白花,纯净晶莹,粉红花,柔润清新。真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描绘的那样, “接天莲叶无穷绿,映日荷花别样红。”西安厨师就是摄取这一夏日美景,将那婀娜多姿的出水芙蓉入菜,酿制成“芙蓉夹”这样一道美味佳肴。

  “芙蓉夹”以一斤半莲藕、三两糯米、三两白糖为主料,以适量青梅、葡萄干、湿淀粉和山楂糕为配料。先将莲藕洗净削皮去节,通开莲心眼,再把淘净的糯米灌入莲心眼中,用切下的藕节将两端封住,插上竹签,以防漏米,上笼蒸二十分钟取出。将蒸好的莲、米划二开,切成二分厚的片。接着,将葡萄干放在碗底成花蕊,青梅切两半摆在一周成花托,再切一个圆藕片盖在上边成花蒂,把藕片摆在碗内成白花瓣,碎片垫在中间。白糖二两加水一两化开浇入碗内,用麻纸封严碗口,上笼蒸四十分钟取出。原汁滗在汤勺中,藕夹扣入盘内, 山楂糕切成菱角片摆在莲蕊一周成红花瓣。另起汤勺添水一两,加入白糖一两,烧开勾水芡,再用山楂糕化在汁内,烧开浇在盘内即成。

雅俗共赏的虾籽烧冬笋
--------------------------------------------------------------------------------

   虾籽烧冬笋这个传统西安名菜,是选用冬笋同虾籽,加其它佐料烹制而成的。此菜裹汁露油,笋质爽嫩,味道特别鲜美利口。

  竹笋即竹子刚冒出土的芽、嫩茎,《本草纲目》引陆佃说: “旬内为笋,旬外为竹,故笋字从竹”,形容其生长之快速。笋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冬笋、春笋和鞭笋。我国南北各地都产,以南方居多。古时秦地亦不少。 《史记》记载“渭川千亩竹”, 《汉书》称秦岭脚下竹林为“陆海”。

  竹笋在我国食用比较早, 《周礼》中曾记载了用醋腌制的“笋菹”。古往今来,竹笋曾以它的清香鲜美博得诗人们的赞赏。杜甫的“青青竹笋迎船出, 白白江鱼入馔来”,诗情画意跃然纸上。白居易《食笋》诗也写道: “置之炊甑中, 与饭同时蒸。紫箨拆故锦,素肌劈新玉。每日逐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认为每天只要有竹笋可食,不吃肉都可以。苏东坡尽管爱吃猪肉出了名,但他也唱出了“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句,后演义为“若要不俗又不瘦,最好餐餐笋烧肉。”

  竹笋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l、B2、C等多种成分,是营养素相当丰富的食品,同时由于它“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也是一味中药。竹笋受到人们喜爱,还因为它有另外两种功能:一是它本身能发出清香醇味,二是能吸收其它食料的鲜味,如果同别的物料相辅相成,则可构成更鲜美的滋味。西安的厨师正是掌握了它这两个特点,才把味鲜的虾籽与清香的竹笋一起烹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虾籽烧冬笋的制法是:将六两水冬笋片成一寸半长、八分宽的斜刀片,勺中加肉汤一斤,调入食盐三分,绍酒一钱烧开,将冬笋片煨三至五分钟捞出沥干。另起炒勺加熟猪油一两二钱,烧六成熟,先下葱花、姜米,继下冬笋片,煸炒几下,再放入清水漂净的虾籽,搅炒均匀,加食盐、绍酒、味精,并添肉汤三两,烧至汤汁将干时,用湿淀粉勾芡,淋入熟猪油二钱,即可装盘上桌食用。

素中有荤的盒子豆腐
--------------------------------------------------------------------------------

   “盒子豆腐”也叫“酿盒子豆腐”,是西安别具风味的菜肴。它形似盒子,素中酿荤,滑嫩的豆腐与炒制的肉馅同时入口,滋味特别鲜美。

  在我国的蔬食中,豆腐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司口好吃,而且富于营养,生产方便,可以大量的制作,价格便宜,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蔬食。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豆腐的制造技术。相传,豆腐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始创。豆腐的发明,大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食品种类,为后来制造与之有关的豆腐脑、豆浆、豆腐干、千张百页,红腐乳之类的豆腐制品创造了基本条件,从而增加了蔬食品种。日本人吃的豆腐是从我国传去的。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随行的徒弟很多,其中大都擅长烹调,缝纫。豆腐即是由跟随鉴真和尚的比匠尼传授给日本人民的。 日本中村新太郎著《日中两千年》一书中,称日本“做豆腐的人们,都把鉴真和尚做为自己的始祖,尊崇备至。”日本人民至今还把豆腐称为“唐腐”。

  豆腐的吃法很多,单独素吃或与其它肉菜同烧,味道都很鲜美,而且可以用各种方法加以烹调,炒、煎、炸、烧、烩,都有其独特风味。

  “酿盒子豆腐”的用料除老豆腐外,还要配适当数量的水冬菇、水干贝、熟火腿、虾米、水玉兰片和肥猪肉。其制做工艺有三步:

  一是备料。将整块豆腐上笼蒸去水分,取出后切成一寸二分长、八分宽、四分厚的块。同时把火腿、冬菇、虾米、干贝、玉兰片都切成火柴头大小的碎粒,肥猪肉剁成细泥,混合一起,加调料搅匀成馅;

  二是酿制。当炒勺菜籽油烧八成熟时,将豆腐块投入炸至呈金黄色捞出,平刀从上边开一分厚的薄片,但不要开断,使其尾端相连成盒子盖形状,并用竹签把豆腐块的中心挖成四方形的空洞,再将拌好的馅子填入,盖好盖,在接缝处用蛋清粉糊封严。然后将盒子豆腐按马鞍形状摆于鱼盘内,上笼蒸约五分钟取出。

  三是浇汁。炒勺内投入肉清汤半斤,加适量绍酒、酱油、味精,盐烧开,用湿淀粉勾流水芡,浇在豆腐上即成。

暮春上味香椿鱼
--------------------------------------------------------------------------------

   香椿鱼是选用嫩椿芽制做的,形状似鱼,外皮金黄,内瓤碧绿,芳香扑鼻,是春季的一味上乘菜看。

  香椿是椿树的嫩芽,初发出的椿芽有异香,故名香椿芽。椿芽脆嫩甘美,有蒿笋风味,所以又称“笋”。我国古时候就采集椿芽作蔬菜供食,因多在春日食用,谓之“吃春”。

  香椿营养价值较高,每100克中含蛋白质6克,碳水化合物7克,钙11,0毫克,磷120毫克,抗坏血酸56毫克。椿芽以农历“清明”前后采摘者为上,枝肥质嫩,梗内无丝,有浓厚的异香。 “谷雨”之后采摘者则根芽瘦长,梗内有丝,味道也差些。

  香椿常用作凉拌菜,如椿芽拌豆腐,就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味佳肴,薛宝辰《素食说略》曾做了这样的记载: “香椿以开水淬过,用香油、盐拌食,甚佳,与豆腐同拌,亦佳,清香而腴。”也可晒成干菜常年食用。顾仲《养小录》说“香椿细切,烈日晒干,磨粉煎腐中入一撮,不见椿而香。”香椿还可烹制成多种多样的热菜,象香椿炒鸡蛋即是我国南北各地常食的热菜之一。

  “炸香椿鱼”的制做工艺有两道:一是给椿芽上粉。香椿芽用清水洗净晾干,用盐水腌一分钟,捞出挤干水分,拌上一层干淀粉,二是炸制:菜籽油放炒勺烧六成熟时,将沾好干淀粉的香椿芽,逐个用筷子夹着挂上一层蛋清糊,投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炸时要分几批下油, 以保持油温均匀。待油温升高到八成时,再一起倒入油锅炸二道,促起酥皮,然后捞出装盘。上桌时另带小碟椒盐,蘸着吃,别有风味。

妙手干煸“无鳞公子”
--------------------------------------------------------------------------------

   干煸“无鳞公子”就是干煸鳝鱼。这个陕西传统风味菜肴, 以干煽高超技艺,制做成皮脆肉嫩,香中带滑,滑中见爽,鲜美非凡的美馔。

  鳝鱼,学名叫黄鳝,又叫无鳞公子。它体形与蛇颇为相象,体表有粘液,浑身滑腻,无膘、无鳍、也无鳞。它与一般鱼类的生殖有极大的差异,幼时都是雌的, 当产过一次卵后,卵巢退化,精巢则逐渐发育成熟,从此就变成了雄鱼,因而称它为“无鳞公子”。

  鳝鱼的营养成分颇佳,每100克鳝鱼肉中,含蛋白质18%左右, 比一般鱼类都高,脂肪仅有0.5%左右,含磷53毫克,钙27毫克,铁4.6毫克,甲种维生素180个国际单位。铁的含量比鲤鱼、黄花鱼高一倍以上。此外,鳝鱼肉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组氨酸含量较高,构成了鳝鱼的鲜美味道,为广大群众所喜食。

  干煸无鳞公子, 以鳝鱼作主料,还要配以大蒜和大葱。活鳝鱼放盆内盖上筛子,用开水浇入烫死,再下开水锅中用微火煮约三分钟,至鳝鱼嘴张开时,捞出放凉水里漂一下。接着,将鱼身顺长划开,除去内脏及脊骨,切成三寸长的粗丝,撒上一层干淀粉。投入八成熟的菜籽油锅里过油,炸至皮酥倒入漏勺。另起炒勺,加熟猪油少许烧七成熟,先将辣椒丝投入炸糊,用醋一烹,即”F蒜片、姜米、葱段,待爆出香味时,再把用酱汕、湿淀粉、盐、绍酒、味精等调制好的芡汁分几次倒入,用手勺不断搅动,待汁爆起,迅速将鳝鱼段投入,煸炒几下,装入海碗中即成。

诱人食欲的金边白菜
--------------------------------------------------------------------------------

   薛宝辰在《素食说略》里称西安厨师用大白菜烹制的金边白菜“京师厨人不及也”。相传,慈禧太后庚子之役外逃到西安时,每餐的几十道菜肴,必须有金边白菜,足证西安的金边白菜早已享有盛名。

  大白菜原产我国,古称之为菘。据宋代大学者陆佃说它“凌冬不雕,四时长见,有松子操,故其字会意。”原来,大白菜的性格与松树竟有相似之处,所以就在“松”字上加个草头为它命名。

  大白菜是诸蔬之冠,非一切莱所能比。元代的御膳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里有:“白菜味甘温,无毒, 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清代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称它“荤素咸宜,蔬中美品,种类不一,冬末最佳。”现代科学实验测定,大白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以及可吸收的各种矿物质,同时含有较高的抗坏血酸,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且对某些疾病有一定医疗效用。难怪古代有不少文人赞美它。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杂兴》里写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苏东坡也有“白菘类羔豚, 冒土出熊蹯”的诗句,把大白菜比做羔豚、熊蹯,这些赞誉并不过分。

  大白菜的吃法很多,可以削去根和败叶,洗净晾干,放在罐内,加盐腌制,长期食用。可以洗净生菜,酌加盐酒焖烂。或将菜心横切,整放盘中,加入酱、醋,泼上滚香油,凉拌生食。至于通过烧、炒、炖、煨、熘等烹调方法制做的菜看那就更多了。什么栗子烧白菜、虾米炖白菜、七星白菜墩、竹笋煨白菜、白菜煨火腿、鸡汤炖白菜等等不胜枚举,各俱千秋。

  金边白菜用料简单,大白菜剥去两层老帮,洗净沥干水分,切八分长、三分宽的斜形片,干辣角一劈两半去籽,亦切八分长的段。炒勺坐旺火上,加菜油烧七成熟,先将辣角段投入,炸出辣味,待变褐色时,下姜米和白菜,用旺火急速煸炒几下,烹入醋颠翻,加酱油、盐,煸至刀茬处色呈金黄时勾薄芡,淋芝麻油,颠翻均匀装盘即成。西安的名厨师烹调此菜,采取“花打四门”的方法,通过前翻、后翻、左翻,右翻的上下翻飞,就能做出四边金黄,酸辣脆嫩,引人食欲的金边白菜来。

绚丽多彩的花式拼盘
--------------------------------------------------------------------------------

   花式拼盘是我国古老的烹饪技艺中一朵瑰丽的鲜花,由于它造型优美,色彩鲜艳,色、香、味、形、器五美俱备,所以每当客人们入席就座,争相观赏,纷纷赞美烹饪大师们构思优美的造型,巧夺天工的刀技,使宴会的气氛更为活跃。花式拼盘也不受“镬气”限制,席面陈设稍久,对质量影响不大,有利于祝酒致词,宾主攀谈,一般用于头道下酒菜。有些拼盘不仅造型优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而且结合宴会性质,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使花式拼盘在增进和加深宾主之间的友谊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如“孔雀开屏”,形象地表示了主人对宾客热烈欢迎的盛情;五彩缤纷的“花篮”,象征着友谊和幸福;“松鹤延年”则寓意宾主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拼盘始于先秦, 《礼记》称“饤”,不过那时的拼盘只作祭品陈列而不食用。到了唐宋,则成了酒席宴上的佳肴。韦巨源“烧尾宴” 《食单》中,就有用五种肉拼做的“五生盘”。陶谷《清异录》除记载用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厨成牡丹状,既熟出盎中,微红如初开牡丹”的冷盘,故称“玲珑牡丹蚱”外,还记载着“用鮓、腥、脍、脯、酱、瓜、蔬,黄赤杂色厨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的大型风景冷盘。 “辋川图”即是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晚年隐居兰田辋川别墅的画图。据《兰由县志》记载: “王摩诘画其所居辋川,有辋水、华子岗、盂城坳、辋口庄、文杏馆、斤竹岭、木兰架、茱萸片、宫槐陌、鹿柴、北坨、欹湖、临湖亭、栾家濑、金屑泉、南咤、白石滩、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凡二十一所,与裴迪赋诗, 以纪诸景。”由此看来, “辋川图”水影山光,茂林修竹,奇石佳树,庭园馆舍等,画面复杂,要拼制成冷盘,实非易事。不仅要拼二十只独具成景的冷盘,而且这二十只冷盘,要浑然一体地构成“辋川别墅”的风光,如果不懂得绘画艺术,没有巧妙的艺术构思,是很难拼出来的。其次,拼配所用的原料是腌鱼、炖肉、肉丝、干肉、肉酱、蔬菜等物,倘若没有精湛的刀工、灵活的拼盘技术也是不行的。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我们的厨师竟能拼制出如此高级的风景冷盘,这委实是烹饪史上的佳话。

  现在拼制花式拼盘的材料,高档的多用山珍、海鲜、火腿、鸡、鸭、鱼、虾等;普通的多用肘花、叉烧、酱肚、排骨、蛋卷等。也有用石花菜、发菜、变蛋、辣白菜、泡莲菜、花生米等制做素拼盘的。花式拼盘多用各式刀工,把食品原料切配或雕刻成立体的花草、鸟兽、山水等拼成图案,既是食用的佳肴,又是供欣赏的艺术品。特别是解放后,广大烹饪技师,在继承传统烹调技艺的基础上,根据对生活的观察、体会,创造发展了许多新的题材,象“粮棉丰收”“荷花金鱼” “彩蝶迎春”等,赋予花式拼盘以新的艺术生命,使这朵鲜花更加绚丽多姿。

  花式拼盘的制作,不同于一般凉盘的装配,它象艺术作品一样,既要有鲜明的主题,又要有严谨的结构;既要层次分明,又要形象逼真。所以,烹饪技师,既要有精湛的技艺,又要有艺术修养。因此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构思和确定花式拼盘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是根据宴会或筵席的不同形式和场合、宾主身份与活动性质等,确定不同的主题与题材。如婚礼宴会,拼制凤凰展翅、鸳鸯戏水等形象, 以象征鸾凤和鸣、鸳鸯交颈。老年人祝寿,可选择松鹤延年、蟠桃献寿, 以象征长生不老,松龄鹤算。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季节和风俗习惯,构思不同的花草、鸟兽、山水等,如冬天应艳丽些,夏天应雅淡些。一般禁忌带有政治色彩的主题和形象出现,更不应把宾主忌讳的形象搬上筵席。

  二、原料的选择。既要服从主题的需要,又要适应艺术形象的要求;要注意食用价值,避免单纯追求工艺美;还要照顾各种口味的搭配和不同色彩的协调。一般不宜将未烹调熟的食品选作花式拼盘的材料,更不能为了形象的需要,把大头针、小木棒等放入拼盘里。

  三、表现手法。在拼盘未配制以前,即应深思熟虑,用什么样的方法烹调,用什么样的刀工(或雕刻)切配装盘。原料的烹调,应尽量保持块形,便于装盘时切配雕刻。同时要保持原材料的本来面目,最好不要使用色素,避免大红大绿,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其次,要做到嫩、脆、鲜、香,烹调得法。切配雕刻要做到大小厚薄,恰到好处。装盘时,要做到主题鲜明,和谐悦目。

稀有异香的娃娃鱼
--------------------------------------------------------------------------------

   历史剧《蝴蝶杯》为不少人所熟知。由于一条奇异的娃娃鱼,致使渔人胡彦横遭芦公子的毒打而身亡,由于娃娃鱼引起的这场风波,促成了渔家女儿胡凤莲与江夏县知县的公子田玉川结成了美满姻缘。

  娃娃鱼,学名鲵,有大鲵、小鲵之分,系两栖动物。大鲵一般长60-70厘米,大者可达1.8米,重约四、五十斤,是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形较大的。头宽口大,鼻孔位于头部上侧,四肢较短,皮肤光滑。栖息山谷清澈的溪流中,昼伏夜出,叫声似小儿,故称娃娃鱼。

  关于娃娃鱼,文献早有记载。 《山海经》云“人鱼如鮷鱼,出丹洛二水(在今陕西省商洛地区内),有鲵大者谓之缎。” 《尔雅》注“鲵似鲇,四足,声似小儿。” 《汉书·司马相如传》称: “蜀人曰纳,秦人曰鳎。”可见陕川两省的山谷,很早以前就是娃娃鱼的栖生地。

  娃娃鱼营养成份较高。每百克含蛋白质1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0.2克,钙22毫克,磷159毫克,铁1.3毫克。它稀有,不易捕捉,所以是珍贵的食用动物。

  古时只有居住在深山峡谷的人才吃娃娃鱼。据《酉阳杂俎》记载,古人讳其有毒,所以先缚于树上鞭之,待娃娃鱼身上出白汗后,才烹制食用。随着烹饪技艺的提高,娃娃鱼逐渐成为宴席上的佳肴,烹制方法也越来越多,有红烧、煎扒、煨炖、油淋等,尤以广州的“鸡脚炖海狗”和陕西的“红烧娃娃鱼”声誉最高。

  烹制红烧娃娃鱼时,先将鱼平放在案板上,迅速在头部横砍一刀(不要砍断)放出鲜血, (由于娃娃鱼的鱼皮又是一种良好的中药材,有的在鱼的颈部向后开剥,然后挂起,川净布垫好,使力撕下全皮。)从肚部剖开,摘去五脏漂洗干净。接着用刀将娃娃鱼切成月牙形小块,投入清油锅内炸至金黄色,倒在漏勺里空去浮油。然后再放到炒勺里烧约二十分钟左右,待鱼烧熟时,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加热猪油五钱,颠翻,淋入芝麻油即成。这样制成的娃娃鱼,色泽红亮,富有胶质,肉软烂而不腻,汤汁浓而醇香。

周“八士”与八宝饭
--------------------------------------------------------------------------------

   八宝饭是陕西城乡筵席上的一道佳肴,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尤以点燃烧酒,火化红糖而引人入胜。

  八宝饭为什么要用烧酒火化红糖?据说这出典于“周八士火化殷纣王”的故事。众所周知,殷纣王是历史上一个暴虐的国王,奢侈腐朽,作“酒池肉林”,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当时,整个社会“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奴隶主贵族和奴隶、平民的矛盾,被征服的各方国与王朝的矛盾,都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当时,位于陕西境内的周文王曾被殷纣王关押过,他恨透了殷纣王。为了早日报仇,费尽了心血,到处物色人才。通过访贤,起用了伯逵、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脶八个有才能的人,号称“八土”。周文王死后, “八士”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并积极参与了消灭殷商的斗争。大约在公元前一O二七年,周武王伐纣后,曾在西周国都丰镐(在今西安市西郊)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王室的“庖人”特用八种珍品蒸制成一种佳肴,上席时, 以色红似火的山楂汁浇于其上,用来象征“周八士火化殷纣王”。从此八宝饭世代流传。

  八宝饭以糯米作为主料,一般多配以营养丰富的红枣、莲籽、百合、薏米、白果、桂元肉、青红丝等蔬果,也可因时因地而异,配以胡桃仁、山楂糕、葡萄干、花生仁、蕨麻、樱桃等副料。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糯米淘洗干净,置一盆内,加水(水与米平),上笼蒸约四十分钟取出,拌以适量白糖、塾猪油。接着另取蒸碗,在碗底抹一层油,或间隔铺垫肥肉片,再将各种果料按其需要的图案平摆碗底,然后将蒸好的糯米装进碗内抹平,用筷子扎几个孔,加热水一两上笼蒸约一小时取出,扣入菜盘内上桌。

  现在的“八宝饭”不再浇山楂汁,关中地区将它改变为用烧酒火化红糖的吃法。红糖一经火化,糖汁泛出浓郁的酒香,溶解于色泽绚丽、筋粘绵甜的八宝饭内,吃起来别有风味。

独具风味的羊肉泡馍
--------------------------------------------------------------------------------

  羊肉泡馍是西安特有的风味美馔,它料重味醇, 肉烂汤浓,馍筋光滑,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吃后余味无穷。在关中农村羊肉泡馍又叫“羊肉糊饽”。因为它有暖胃耐饥的功能,适合西北高寒气候的自然条件,所以素来为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

  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的诗句。古代文献如《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提及片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筵, “国王、诸侯的礼馔”。据《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正是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使中山亡国。又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羊羹,味美, 由俘虏变为太官令,步步高升至南郡公。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 (谢讽《食经》),当为最初羊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经过唐、五代、宋、元等朝,各族人民陆续迁入内地, “渐变[日俗”。唐太宗的母亲窦太后是鲜卑人,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人。民族间互相通婚,改变风俗习惯,因而影响烹调技术。另一方面西安地处西北地区的要冲,接近牧区,是牛羊交易的好市场,西安市现存的西羊市、东羊市等历史街名,即是明证。所有这些因素都为羊肉泡馍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到了清朝末年,西安城里西大街桥梓口,首先出现了著名的“天锡楼”牛羊肉泡馍馆,接着又出现了“一间楼”、 “义祥楼”、 “同盛祥”、 “鼎兴春”、 “老孙家”等十多家。

  解放以后,敬爱的周总理、陈毅同志、李达同志曾分别以羊肉泡馍宴请过尼泊尔前国王马亨德拉、越南胡志明主席和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等国宾和客人。蒙哥马利元帅品尝后兴奋地说: “我今天又一次享受了中国的饮食文明。”

  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特别讲究。一般先将全羊骨头放入锅中,大火烧约二小时,撇去浮沫,将旧调料,袋下锅提味,半个小时后将肉块入锅,同时换上新调料袋加味。待大火烧开后,用肉板压实加盖,小火墩八小时,当肉烂汤浓,将肉捞出放在肉板上,然后依照顾客选择的部位切配供应。

  与肉合烹的“饦饦馍”不同于一般的烧饼,用百分之九十的面粉和百分之十的酵面,掺合在一起,经过搓匀揉到,制成重约二两的馍胚,使面饪边沿起棱再下鏊烘烤,十分钟即成。这样烙制的饦饦馍,不仅酥脆甘香,而且入汤不散。

  羊肉泡馍除“单做” (即将羊肉烩成汤)外,又分“口汤”、 “干泡”、 “水围城”三种烹制方法,要求进餐者与烹饪师密切合作,即先由顾客依习惯爱好自己掰馍,然后由烹饪师烹调。掰馍讲究越小越好,有所谓“碎如蜜蜂头”,这是为了便于五味入馍。煮馍时讲究以馍定汤,调料恰当,武火急煮,适时装碗,达到原汤入馍,馍香扑鼻的要求。

  羊肉泡馍不仅讲究烹调,更讲究“会吃”,没有经验的,人,总习惯于用筷子来回搅动,往往使香喷喷的佳肴被搅得发泻。考究的吃法是从一边一点一点“蚕食”,这样能始终保持鲜味不变。

  食后饮用“高汤” (即原汁汤加粉丝烩制而成)一碗,异香满口,顿觉神清气爽。

誉满长安的葫芦头
--------------------------------------------------------------------------------

  海味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佳肴,浓郁味重,名闻遐迩,饮誉长安。

  据说,这个小吃初出现时,即不是现在这种作法,又不叫现在这个名字,食者寥寥无几,后经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指点,改变作法,提高质量,才崭露头角。

  孙思邈为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很深的研究,他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写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医学专著,其书首列妇女、幼儿疾病,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而其中的《千金食治》更是饮食医疗方面卓有成效的著作。相传,一次孙思邈来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猪肚的小店吃“杂糕”,发现肠子腥味大、油腻多,问及店主,才知道制作不得法。他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告知店主烹制肠肚的方法,并将他—个药葫芦留给店主调味。店主按照孙思邈传授的方法,先后通过十二道手续处理肠肚,然后从药葫芦里倒出花椒、大香、上元桂等调味品入汤烹制,使杂糕香气四溢,特别好吃。店主又特意将孙思邈留给他的药葫芦高挂门首,就这样,“杂糕”易名为“葫芦头”。从此,这家小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后来西安厨师在此基础上,调整原料,加入海参、鱿鱼、鸡肉等,从而发展成为今天的“海味葫芦头”。

  海味葫芦头必须经过处理肠肚、熬汤和泡饭三道制做工艺。肠、肚的处理特别重要,要通过按肠子、捋肠子、刮肚子、翻肠子、摘肠子、回翻肠子、二次摇肠子、漂洗肠子、二次捋肠子、笊肠子、三次捋肠子、煮肠子、晾肠子等十二次细致的处理,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

  熬汤是葫芦头的又一重要技艺。先将骨头洗净砸断,投入锅内添水烧开,撇去浮沫,见汤色发白时,下肥母鸡一只、食盐适量,烧二十分钟后,放入调料包(花椒、八角、上元桂等),小火继续熬至汤浓。

  “泡”饭前先由顾客掰馍,接着将切成“坡刀形”的肠肚五、六片,配猪肉、水海参、水鱿鱼、熟鸡肉各两片和适量粉丝,整齐地排列在掰好的馍块上,用滚汤反复浇“泡”三四次。再加熟猪油、味精、调料水、青菜,最后浇适量开汤即成。吃时配糖蒜、泡菜、辣子酱等小碟,如果不愿泡馍,以原碗葫芦头(叫单做)就饦饦馍吃亦可。

  经过这样烹制后,海味葫芦头鲜香滑嫩,肥而不腻,成为人们喜食的佳肴,也是一种滋补品。大概因为海味葫芦头凝聚着“药王”孙思邈的智慧和情意,所以它在西安为人们特别珍爱,吃起来更是津津有味。

回味无穷的腊汁肉
--------------------------------------------------------------------------------

  腊汁肉是西安有名的风味佳肴,历史悠久,早已脍炙人口。

  腊汁肉在战国时代称“寒肉”,唐代称“腤(an)肉”。据《缃素杂记》记载,唐李济翁在谈论《昭明文选》时提到: “今之清肉谓之寒,盖韩国事馔崇尚此法。”看来早在战国时代,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经能制作腊汁肉了。秦灭韩后将寒肉制作技艺由韩国引进秦国,遂世代流传下来。

  腊汁肉与腊肉在概念上容易混淆,其实,腊汁肉是汤煮的,腊肉则是用盐腌制的。从用料和烹制工艺来看,西安的腊汁肉基本上属于卤汁肉。

  古代的腈肉采用盐豉、葱姜与大肉同煮,现在的腊汁肉虽然也采取煮的方法,但选料更为考究。一般选用一级硬肋肉,调料除盐、姜、葱外,还有草果、寇仁、丁香、荜荸、桂皮、大香等二十余种。焖煮腊汁肉的汤多采用历代流传下来的陈汤,较少加生水。象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西安“樊记腊汁肉铺”的腊汁汤,据说是从清朝一小贩毕仁义的作坊买来的,而毕仁义作坊的陈腊汁汤则是他曾祖父传下来的。

  西安腊汁肉的另一特点是着糖色,较之一般卤肉色泽更鲜嫩光滑。

  腊汁肉的烹制工艺是;将肉切成二至三斤的条子,用清水刮洗干净,放入腊汁锅里,肉皮朝上,摆放整齐,加入绍酒、食盐、冰糖、葱段、姜块,另将大香,桂皮,草果等香料装入纱布袋内将口扎紧,投入锅里。然后上压一铁算,使肉全部浸于腊汁汤里。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焖煮,保持小开,不翻浪。在煮的过程中要不断撇去浮沫,煮约两小时后,把肉翻过,继续用微火焖煮三、四小时即熟。捞出拆去骨头,皮朝上放入大肉盘里。用这种方法烹制的腊汁肉,色泽红润,软烂香醇。 “老西安”对腊汁肉一向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浓香久不敞”的赞颂。

  要真正领略腊汁肉的特有风味,还得配刚出炉的热“白剂馍”夹着吃。 “白剂馍”是用上好白面,加百分之一的酵面, 以温水调合成面絮,继而揉成面块,反复折叠搓揉,直至面色光滑润泽,将面团用布盖严。待面发起加碱水和少许干面粉,再次搓揉。约十分钟后,分别揪成各重约一两四钱的面剂,搓成二寸半长、中间粗两头细的长条,压扁反复擀两次,再用手掌回卷成中间粗两头尖的卷子,拿起扭成蜗牛形,将顶压平,擀成直径三寸的圆饼,并将周围边沿轻轻拢起成窝窝形。然后放在三扇鏊上烙,待底面呈淡黄印时,翻过烙另一面,使其边沿发黄,即放入下鏊内烘烤三分钟即成。这样做出来的“白剂馍”,两面鼓起,皮薄松软,夹腊汁肉吃特别可口。

清新高雅的龙井氽鸡丝
--------------------------------------------------------------------------------

  龙井氽鸡丝,是用龙井茶与鸡丝烹制而成的。它既有凤凰丝之美味,又有龙井茶之清香,格式清新高雅,深受食客称赞,誉为西安夏令佳肴。

  用龙井茶叶制菜,素以杭州闻名天下,唯独龙井汆鸡丝出自西安名厨之手,做法独特,别具风味。

  这味佳肴不只是名厨精湛技艺的结晶,也闪耀着医师智慧的火花。据说,三十年代末,西安大同医院的几位名医常去“福记饭馆”就餐。日子一久,他们与这个饭馆的“头灶”靳宣敏关系逐渐密切。一天他们对靳师说,盛夏季节,如能吃上象龙井茶那样清香的莱该多好。

  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堪称“四绝”,列为茶中上品。据分析,龙井茶除含有单宁、芳香油外,还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多种成份,既能兴奋精神,又能帮助消化。对此,做医师的人是了如指掌,所以他们才提出用龙井茶作菜。

  靳宣敏师傅以善于创新出名,听到医师的话便费心思索,到底作个什么菜呢了是用里脊肉还是用鸡脯肉相配?采取煮煨还是焖汆?通过反复试制,终于创制出一味龙井汆鸡丝的汤菜。此菜端上席间, 只见汤盘内,鸡丝色白如玉,龙井茶形如雀舌, 白绿相映,赏心悦目,加上不时飘出一缕缕“龙井”的清香。一经品尝,果然茶味悠悠,解腻醒酒,清新高雅,儿位医师连声称好。从此,龙井汆鸡丝就在西安饮食行业出现,并且声誉越来越高。

  这个菜虽系汤菜,但不只是喝汤,而要连鸡丝、茶叶一并食之。提到吃龙井茶叶,也并非不可理解,这是因为“龙井”叶质肥嫩,清新香醇,历来考究的饮茶者,品完两泼之后,意犹未尽,多连叶子一块吃掉。

  龙井汆鸡丝的用料是:鲜肥母鸡脯肉二两,上等龙井茶一钱,高级清汤三斤, 白大油半斤(实用二钱), 口蘑、豆苗、蛋清、团粉、料酒、精盐适量。其制法为:

  先撕取母鸡脯二块,蹬皮去筋,片成薄片,顺纹拉刀切成二寸细丝,点料酒、精盐,放蛋清、团粉浆好。接着旺火坐锅,用油滑过,再加大油烧四至六成熟,炒锅离火,放入浆好的鸡丝,用筷子滑开,见鸡丝变为白色即滑透,倒入漏勺沥去余油,再进热汤锅汆过,装汤盘——边。另取龙井茶叶,放碗中用开水冲泡,待茶叶伸开,滗出茶水另用。把茶叶铺摆汤盘底与滑好鸡丝各占一半。然后将高级清汤倒入汤锅,撇净浮油,溅料酒、精盐烧开。先舀一手勺清汤倒汤盘中茶叶、鸡丝上,随即沥去汤汁。再在清汤锅中下口蘑、豆苗,然后一同倒入汤盘中即成。


竞相争艳的氽双脆
--------------------------------------------------------------------------------

  翻阅全国各地菜谱,常常可以见到“爆双脆”这个菜,尽管各地选料、调味、操作过程不完全一样,但大多采用的方法却是一致的,唯独陕西风味菜肴“汆双脆”与众不同,采取的是滚水清汆的方法。

  氽双脆来源于盛唐,名叫“撺(叫cuan)双丞”,原是影射武则天的尚书左丞周兴、御史,户丞来俊臣的。周兴脑满肠肥象个母猪,来俊臣刑讯时呱呱乱叫象个母鸭。人们把他们合称“猪鸭”。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专靠告密、严刑逼供,屡兴大狱的酷吏, 以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而臭名昭著。当时满朝文武、庶民百姓被其陷害含冤致死者达数千人,举国人民无不切齿痛恨。长安西市张家楼饭店里有一姓刘的厨师,因徒弟送错了菜,被周兴一帮酷史抓去活活打死。刘师傅愤恨满腔,特用猪肚头和鸭胗在滚水里一汆,做成脆嫩鲜香的菜肴,取名叫“撺双丞”,暗示人们向朝廷投寄状子告发“二丞” (西安人把投寄状子叫撺状子)。人们品尝佳肴,领会其意,纷纷写状子告发周兴和来俊臣贪赃枉法,后来周兴果真被武则天放逐岭南,死于途中;来俊臣被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处死,解了满城百姓心头之恨, “撺双丞”因而更加出名。

  千百年来,经过厨师的不断改进, “汆双脆”的作法更为细腻。首先,将肚头切开,剞下肚仁,修整洗净后,剞成蜈蚣刀,切成八分大的方块;鸭胗(或鸡胗)用刀片去硬皮,剞成松针花刀,每只切成四块。接着用清水二两、食碱一钱化成碱水,放入肚仁。浸泡约三小时左右取出,用清水连洗数次,再放入清水。里加葱段、姜片、花椒浸泡一、两小时,洗净碱味,握干水分。另取口蘑、桃仁用开水浸泡后,横切成梅花片备用。

  水汆时必须掌握水温。首先将切配好的肚仁、鸭胗(鸡胗)放入开水中一汆(下水后要搅散)立即捞出,用绍洒一钱半抓拿,握干备用。取炒勺坐旺火上,添清汤烧开,加绍酒、食盐、味精、酱油,使汤汁呈象牙色,撇净浮沫。再把肚仁、鸭胳、玉兰片、 口蘑片、桃仁片同时放入炒勺,不等汤开(汤开会使肚仁、鸭胗烫老)即盛入大汤盘,滴入熟猪油少许上桌食用。

  汆双脆做成,雪白的肚仁,枣红的鸭胗,梅花形的口蘑、桃仁,犹如朵朵鲜花,竞相争艳。一经品尝,味鲜爽口,方信名不虚传。


“辇止坡”的腊羊肉
--------------------------------------------------------------------------------

  西安老童家制作的腊羊肉,色泽红润,气味香荃,肉质酥松,咸烂可口,早已遐迩闻名,远销国外。有些海外华侨,捎书写信,托人购买,一尝为快。

  相传一九OO年庚子之役,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出走,逃来西安。有一次,她乘坐御辇(皇帝坐的车)途经西大街桥梓口。那时的桥梓口是个很陡的坡,车子正在上坡,慈禧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就问什么东西这么香,当时陕西巡抚回答她说:是一家卖牛羊肉的正在煮肉,主人姓童,叫老童家的。太后闻听,馋涎欲滴,干脆喝令停车,派人购买,一尝,大加称赞。王公大臣们为了博取慈禧的欢心,遂由光绪皇帝的兵部尚书赵福桥的老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金字招牌一面,悬挂门口。从此, “辇止坡老童家腊羊肉”就名噪古都了。现在,这块招牌仍挂在老童家的门首。

  西安老童家腊羊肉,所以受到赞赏,主要是它在选料、制作方面,有独到之处。腊羊肉是以带骨鲜羊肉为主料,以精盐、小茴香、硭硝、花椒、八角、桂皮、草果等为辅料。煮肉前,必须先进行腌制,即给大瓷缸内倒入井水,将羊肉皮面相对折叠起来排放在缸内,撒上精盐和硭硝。腌肉的时间,夏季为一至两天,春秋季为三至四天,冬季为四至五天。腌的过程中,每天要翻倒一、二次,并用木棍将盐水搅拌,腌至肉颜色里外变红为度。煮肉时,先将老卤汤倒入锅里,再加入同量清水,放入调料包,旺火烧开,撇去浮沫,然后将羊肉皮面向上,分别老嫩下锅。锅开后,下入精盐,加上木板, 上压石块,盖上锅盖,旺火煮半小时后,改用小火煮约四个小时至烂透。捞肉时,要先将浮油撇净,将火压灭,焖半小时,待锅里汤的温度下降后,用长竹棍将肉挑起,再用大铁笊篱托起,去骨头,扣放在大瓷盘里,然后将肉皮面向上平放在盘上,用煮肉原汁汤冲浇肉面,滗去汤汁,用净布搌干即成。

上乘野味——鹌鹑
--------------------------------------------------------------------------------

  鹌鹑,简称鹑,又叫赤喉鹑,别名红面鹌鹑,原是一种野生候鸟,体形象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有黄白色条纹,雄性喜斗。世界上的鹌鹑多分布于东半球,我国各地均有。约在西汉时期,鹌鹑就驯化为家养,当时饲养的目的不是为了食用,而是为了欣赏其鸣声和争斗,即汉唐时所谓的“犄角之戏”。据《唐外史》记载,西凉地区经过驯化进献给唐明皇的鹌鹑,可以随着金鼓的节奏而争斗。鹑肉纤维短,味鲜美,有医疗功能。 《饮膳正要》云: “鹌鹑味甘,温平,益气,补五脏,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 《本草纲目》载: “益中续气……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泻痢。”现代科学分析测定,鹌鹑蛋肉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及其组合比较完善。蛋白质的含量高于鸡20—30%,胆固醇的含量比鸡低15—25%。并且容易为人体吸收。

  我国食用鹌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礼记·曲礼》云:鹑“为上大夫之礼羞”。据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宋吴自牧《梦粱录》和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鹌鹑在当时是向皇帝进贡的珍馐。鹌鹑在饮食市场上出现,大约是在南宋时期。 《梦梁录卷十六·分茶酒店》记有“山药鹌子”、 “笋子鹌子”、 “蜜汁鹌子”等十多个鹌鹑菜品。 《随园食单》记载,清代的饮食市场有鹌鹑与黄雀合烹的佳肴。

  我国历史上烹调鹌鹑的技艺多种多样,风味。也是各有千秋。象唐代“烧尾宴”上的“箸头春”,也叫“炙活鹌子”,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时,向唐中宗进献的珍馐,色泽红亮,箸触即烂,酥脆鲜香。 “桂髓鹌肉羹”,是战国初期宋景公为其预测气象的上大夫设宴时的名菜之一,是用桂元、骨髓、鹑肉等煨炖而成的,鹑肉软烂,原汁浓醇,鲜味不走,具有滋阴补阳之功能。 “鮓糕鹑子”宋朝官邸名菜,厨师们匠心独运,采用海蜇、鹑肉、冻粉和火腿等冰冻在一起,组成花卉图案,玲珑剔透,色彩绚丽,真是巧夺天工。

  随着现代烹饪技术的提高,鹌鹑肉蛋的菜品也越来越多。据了解, 目前全国各大饭店用鹌鹑烹制的莱肴约六十多种,特别使人称誉的是近年来,西安开创的“全鹑席”赢得了国内外顾客的普遍欢迎。 “全鹑席”即是用鹌鹑的肉、蛋、腰、肝、骨、爪等烹制的一席菜肴,既有佐酒的花式拼盘,又有下饭的丰盛美味,还有古今皆有的羹汤,咸、甜、酸,辣、香五味俱全。在烹调方法上,有红烧,有煎扒,有煨炖,有油淋,有蜜汁,有香酥。 “全鹑席”使丰富多采的中国筵席锦上添花。

  下面介绍一些深受群众欢迎,具有一定风味特色的鹑肴制作方法:

桂 髓 鹑 羹

  鹌鹑退毛,拆除骨架,洗净切成小块,用开水汆透去腥,捞出盛入碗内,加骨髓、桂元肉、冰糖和少许料酒、葱姜,加盖密封,上笼蒸烂取出,盛放汤盆,淋上桂花即成。此菜系仿照战国时“桂髓鹌肉羹”烹制的,其特点是汤肉交融,香甜味醇,营养丰富,老幼皆宜。

银 耳 鹑 蛋

  银耳用温水发好,除杂取蒂,放入碗内加清水,上笼蒸约一小时,待银耳:蒸透,将鹑蛋放入冷水锅内煮开,捞出放冷水盆中剥去外壳。另用洗净无油腻的小锅,加清水和冰糖,待烧开后投入备好的银耳、鹑蛋,撇去浮沫,盛入碗内即成。此菜色泽洁白,汤清味浓,银耳软滑,鹑蛋鲜嫩。

芙 蓉 鹑 片

  取出鹑脯,加入少量大油,用刀剁成细茸,放入碗中,先加蛋清搅拌,再加食盐、味精、鸡汤、湿淀粉调匀。炒锅烧热投入猪油,待油温达六、七成左右,将碗内鹑茸顺序投入滑成片形,再倒入漏勺空油。原锅上火,放入少量猪油,将葱、姜末、青豆苗、冬笋、火腿等煸炒一下,即加鸡汤、调味,待汁烧开,将滑好的鹑片倒入锅内略加煨炒,加入湿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成。此菜形如芙蓉,味鲜滑嫩,清爽适口,酒饭均宜。

仿“箸头春”

  鹌鹑退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沥干水分,用酱油,料酒撒在鹑上,稍加揉搓放入盘内,腌浸半小时左右。取炒锅烧热,倒入花生油,油温加高后,投入鹌鹑,炸成金红色捞出沥油。原锅上火,放入鹌鹑,加入调料烧开,移至微火焖酥。另用炒锅,投入花生油,用旺火加高油温,即投入已酥的鹌鹑炸透装盘,再浇上用蕃茄汁、辣酱油等调好的稀汁即成。此菜系仿照唐代“箸头春”烹制的, 肉质细嫩,箸触骨脱,鲜香酥脆,佐酒最佳。


从“炮豚”到烤乳猪
--------------------------------------------------------------------------------

  我国的传统名菜都经过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烤仔猪就是在西周八珍之一“炮豚”的基础上,经过厨师们数千年不断实践、改进,而渐臻完善的。从文献记载来看,由西周“炮豚”到今日的烤仔猪,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在西周丰镐时, “炮豚”的烹制方法比较复杂。 《礼记注疏》记载, “炮豚”的做法是:取一条乳猪,宰杀后剖开腹部,摘除内脏,再在肚子里塞满枣子,外用芦草裹起来,涂上湿粘土,放在火上烧烤,等到粘土全部烤干,将外壳剥开,并擦去肉皮上的灰膜,再用米粉调成稀糊状,敷在乳猪的外面,放在油里炸。然后另准备一只大汤锅,把炸过的乳猪切成片,配好香料,放在一个小鼎里,把小鼎放在大汤锅里,用文火连续炖它三天三夜取出,用酱醋调味食用。

  南北朝时的烤乳猪名曰“炙独”,烹调方法,据《齐民要术》记载是;取极肥的吃奶小猪,宰杀后,刮洗干净,腹部开一小口,去五脏,洗净,再以茅茹腹,然后用慢火边炙边转,同时涂刷清酒, 以利发色。这里,减少了裹芦草、涂粘土两道工序,大大缩短了烹制时间,又清洁卫生,色泽较“炮豚”红润悦目,味道也更美了。贾思勰说它“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 含酱膏润,特异凡常。”堪称珍贵的佳肴。

  到了清朝的所谓“乾(隆)嘉 (庆) 盛世”时, “炙豚”改名曰: “烧小猪”。据《随园食单》记载,取六、七斤重的小猪,钳毛去污,上炭火炙之,待四面变深黄色时,涂以奶酥油,屡炙屡涂。这就是说,将南北朝时的刷酒发色,改变为涂奶酥,在烹制方法上又前进了一步,较之“炙豚”来,更加酥嫩了。

  现代的烤乳猪,各地的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较之历代都有了更多的改进和发展。以西安的烤仔猪为例,选肥仔猪一头,开膛后取出五脏,漂洗干净,用特制铁撑从仔猪膛腔内自下而上穿起。烤炙前用蜂蜜水(蜂蜜为开水的百分之一)将仔猪浇洗一次,待晾干水分后,用纸包裹仔猪,放木炭火上徐徐烤炙。先烤腹腔,二十分钟后再翻烤背面。烤时用醋和香油涂刷皮面,边烤边刷(刷约三、四次),烤约二十分钟即成。这样烤出来的仔猪,合拢为整猪,张开为整片,不仅烤得快,熟得透,而且色泽金红,光泽夺目,皮脆肉嫩。熟后切片装盘,以面酱、葱丝为佐料,与荷叶饼配食,滋味特别鲜嫩。


烤鸭故乡在长安
--------------------------------------------------------------------------------

  烤鸭,始于何时何地,众说不一,多数人认为始于北宋汴京,盛于明清,但据考证,似可追溯到唐代长安。张鹜(zhuo) 《朝野佥载·卷二》引证《太平广记》的记载,早在武则天建周政权之后(公元六九O年),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为控鹤监时,与其弟张昌宗竞相豪侈。张易之用大铁笼将鹅、鸭置于其内,笼中生木炭火,用铜盆盛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了喝五味汁,火烘得鹅、鸭不停地来回走动,逐渐羽毛尽落,烤炙而死,其肉肥嫩可口。据此,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都长安已有了原始作法的烤鸭。

  唐王朝覆灭后,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烤鸭先传至北宋的“汴京”,高宗南渡后又传至“临安”。 元破“临安”后,烤鸭技术又被元将伯颜带到北京。从此,烤鸭就变为元、明、清宫廷御膳珍馐之一。大约到了同治年间,北京一个叫杨全仁的,学得一手皇宫传出来的烤鸭技术,在前门外创办了“全聚德”烤鸭店。从此“北京烤鸭”名满四海,载誉五洲。

  烤鸭技艺是经过多次反复改进,而渐臻完美的。如前所述,唐代的烤鸭方法是“明火暗味烤活鸭”,宋时变为“埋鸭于煻(tang)灰中烤而熟之”,元代采取放羊肚、调料于鸭腹内,投入焖炉中,通过炉墙的热度将鸭焖烤而熟。由于这种方法“火力文而不烈”,烤出的鸭子外皮焦黄,肉质鲜嫩,“一咬一流油”,而不觉腻。清代烤鸭技术又有了新的改进,烤制前,鸭子要经过打气、掏膛、洗膛、挂钩、烫皮、打糖、晾皮等八道工序处理。在烤法上,曾出现过用烤乳猪的炉制作“挂炉鸭”,即是以枣、梨等木为燃料,靠炉壁的反射作用将鸭用明火烤制而成。特点是色泽枣红, 外皮光亮,入口即酥,味道香甜。解放后,烤鸭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变原来的口吹气为气泵吹气,使之更加符合卫生要求,同时变过去烧秫秸为木炭(或煤气),风味更加突出。

  烤鸭的吃法多种多样,一般是将烤熟的整鸭趁热用刀切成丁香状的薄片,片片有皮,片片有肉,然后蘸甜面酱,加葱白,用荷叶饼卷着吃。如把鸭腰、肫等下水烹制成各色美味,与烤鸭同上宴席,则称“全鸭席”。

  首创烤鸭的古城西安,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恢复了烤鸭,先由一家“烧烤店”兼营,后发展到多家经营。近年来,专营烤鸭的“西安烤鸭店”成立后,又变气泵吹气为装水,这样烤出的鸭肉特别鲜嫩。


“西秦第一点”油酥饼
--------------------------------------------------------------------------------

  被誉为“西秦第一点”的千层油酥饼, 以它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等特色受到中外宾客的欢迎。

  相传,千层油酥饼的来历与唐僧翻译千余卷佛经有密切关系。唐高宗李治在武则天的影响下,特别信奉佛教,当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达千卷时,他曾命宫中厨人专门用清油作成“千层烙饼”赏赐给玄奘, 以表彰他那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据说玄奘死后举行遗体安葬的那天,长安附近五百里地内赶来送葬的一百多万人中,也都带着寓意千卷佛经的各种食品米祭奠。

  京都长安的厨师们,正是怀着对玄奘法师的崇敬情意,对“千层烙饼”又作了精心改进,取名“千层油酥饼”投入饮食市场销售。由于它完全是用植物油制作的,又有纪念玄奘法师的情意,因而在唐都长安, 曾风靡一时。千余年来,虽经战乱,历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

  千层油酥饼制做技艺精细,要经过制酥、和面、制饼、煎烤四道工序。制酥的油、面比例为1:3。先将菜籽油烧热,将锅端下,徐徐倒入面粉,用擀杖迅速搅拌均匀。和面讲究搓揉,使面有较强的韧性。和面的水,60%为凉水,40%为温水,先用60%的凉水与富强粉拌和,搅成面絮,再倒入20%的温水,搓揉成硬面团,揉至面团表面发光,再将剩余20%凉水洒入,并用拳头在面团上榨压,使水全部“吃入”面内。然后将面团移在案板上用力反复搓揉,功夫全在“揉”上,直至面有较强的韧性时,拉成长条,抹上清油,揪成一两三钱重的面剂;再在面剂上抹油, 以防止粘连在一起,并逐个搓成三寸五分的长条,就可以制饼了。

  制饼时,将长条面压扁,擀成一寸半宽的面片,加一钱五分油酥,撒匀椒盐一分,关键在于一手扯面,一手卷面,要求一两三钱重的面条,必须扯成二寸宽的薄片达四公尺长,只有这样边扯边卷,才能达到层叠千折,薄如蝉翼的程度。

  煎烤用平底鏊,先在鍪内倒一两菜籽油,将卷好的形似“蜗牛”的小圆饼逐个排放在鏊里。鏊下的火力要分布均匀,散在周围,而鏊上的火力则要集中在鏊的中心,这样才能使酥饼涨发,心子提起。待三分钟后,提开上鏊,给酥饼淋一点清油,逐个按火色情况调换位置,防止烤焦,再将上鏊盖上,一分钟后将酥饼翻身调换位置,达到火色均匀,两面金黄即成。


巧夺天工的泡油糕
--------------------------------------------------------------------------------

  古城西安有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名贵小吃“泡油糕”。这种油糕,出锅以后,色泽乳白,表皮膨松,犹如轻纱制就,蝉翼捏成,真是巧夺天工。由于每个油糕都象一堆泡沫,故名,“泡泡油糕”。

  我们常吃的油条之所以膨松发虚,是由于矾碱和面配比恰当,放入热油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致。泡泡油糕既不放矾,又不放碱,而是用大油和水烫面,竟然产生如此膨松的效果。我们知道,当开水与油脂搅拌在一起,便形成乳浊液,而面粉中所含的淀粉与蛋白质都有亲水的属性。当水分子将这些物质有机地连在一起时,油脂既介于其中,而又将淀粉、蛋白质和水分子隔开。同时,由于面团被反复揉搓,蛋白质由溶胶状变为凝胶状,这就为气泡的涨发创造了条件。当油糕投入一定温度的油锅内,在内部水蒸气大量形成,气体急剧上升的同时,蛋白质性变而展开,淀粉膨胀焦化,气泡就逐渐形成,并在高温环境中被固定下来。由此看来,泡油糕其所以发泡,既在于面粉、大油和水的配合比恰到好处,也与油温有着重要关系,否则便会影响气泡的形成,或虽产生气泡但又在短时间内而“落架”。

  “泡泡”的奥妙揭开了,那么怎样制作泡油糕呢?根据名厨师的经验,烫好油面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用清水一斤六两,倒入锅内烧开,将熟猪油五两加入开水中用勺子搅匀,使其形成乳浊液,再将富强粉二斤倒入锅内搅成烫面,然后取出放案板上晾凉,分数次掺入五两凉开水,经反复揉搓,使其蛋白质由溶胶状变为凝胶状。馅料和制法同一般油糕。炸制时最好用平底锅,油温达一百三十度左右再投入油糕。油糕下锅后要及时用铲子翻过,待油糕气泡冒出时,推至锅边,再炸约二、三分钟即成。


从"春 盘"到 春 卷
--------------------------------------------------------------------------------

  唐代长安在节日有许多特殊的饮食风尚,并食用各种象征岁时节气的食品。唐初,"立春日吃春饼生菜",号"春盘",就是一例。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将春饼蔬菜等装在盘中,成为"翠缕红丝,备极精巧"的春盘。古人赞美它 "大若茶盘"、"柔如春绵","白若秋练"。当时人们相互馈送,取 "迎新"之意。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正是对这一习俗的真实写照。另据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天宝年间,长安春时盛于游赏。都人仕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带上"春盘",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号为"探春之宴"。

  唐之"春盘",到宋时叫"春饼"。后又演变为"春卷"。唐宋的"春盘"。"春饼"都用莽菜作馅。宋人"盘装荠菜迎春饼"足以佐证。提起吃荠菜。西安还流传着这么一段有趣的故事:唐朝王相府的三姑娘王宝钏飘彩选婿后,不顾父母的阻挠,与富贵的相府家惭绝关系,逃至郊外"五典坡",身居寒窑,靠吃荠菜渡过了艰难的十八年,终于与被征从军的薛平贵团聚。后人为了追思王宝钏弃富贵吃荠菜之情。每逢春日也都吃起荠菜来了。这个故事虽属传说,但西安人吃春卷要用荠菜却自古有之。

  西安"春卷"有其独到之处。在用料上,外地的春卷皮是用水和面,西安的春卷皮除面粉与水外,还加鸡蛋清。以增加春卷皮的酥脆。馅料多是素的,一般选用荠菜,也有用韭菜或韭黄的,较少用肉作馅。在制作工艺上,外地多是将面粉和成带浆的湿面团,采取手"抓"面团,在平底鏊上轻轻一擦的方法烙皮。西安的传统作法则是将面粉拌成稀浆糊,用勺将面糊"摊"入平底鏊的方法烙皮。技艺高的厨师,一斤面竟可烙制成直径15公分的圆饼60多张。提到春卷皮的特色,宋人陶谷说"饼可映字",因而又被称为"薄饼",清人袁枚赞叹春饼 "薄若蝉翼"。春卷之薄,确实体现了我国烹调艺术的绝妙。

  西安炸"春卷"的传统制作方法是:春卷皮20张,荠菜或韭黄一斤半,调料少许。将荠菜洗净投入开水锅中略氽一下取出,切成小段 (韭黄洗净即可切成小段),加葱、姜、酱油、调合面、食盐等调匀作馅分成20份,分别卷入春卷皮里,并用稀面糊封口,下热油锅炸成金黄色即成。其特点是皮薄如蝉翼,透明酥脆,馅味鲜香,实为春日的佳肴。


上 元 节与元宵节
--------------------------------------------------------------------------------

  农历五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这天晚上,举国上下,不管是通都大邑,还是穷乡僻壤,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放焰火,猜灯谜;百艺群工,诸股东耍,无不毕集。真是灯火辉煌,通宵达旦,是我国唯一通宵活动的节日。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们受旧礼教的束缚,过着囚禁式的生活,深居简出,终年不出三门四户。但是每逢 "元宵"之夜,也破例抛头露面,游街串巷,观赏花灯。在唐代,京都长安宵禁非常之严,犯禁的有杀头之罪,但是到了"元宵"节也要解除宵禁三天,叫做"金吾不禁"。元宵之夜,长安城里,万人空巷,肩摩踵接,甚至有足不履地,"蹑足而行"数十步者。最能代表节日特色的,应该首推佳节吃元宵了。

  元宵作为节令食品,相传始于东晋,盛于唐宋,那时并不叫元宵。据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作 ‘豆糜加油糕’""正月半宜作‘白粥泛糕’"。这种"豆糜加油糕"和"白粥泛糕"是元宵最早的制作形式。唐代元宵叫法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因其状似弹丸,就叫"汤中牢丸”;有的地方因其是米粉制成,称之为"粉果";生意人图吉利, 讨彩买,呼之为"元宝";也有因汤煮而称之为"汤饼"。据《开元天宝遗事》和《酉阳杂俎》记载,元宵节这一天,古都长安的贵族、官吏的府第,僧道寺观、糕饼作坊以及百姓、商家都要在这一天晚上"赶做汤饼",指的就是元宵。到了宋末元初, "元宵"这个名字才正式出现。其所以叫"元宵",是由于历史上把五月十五叫"上元节",又因为在习惯上这天夜里要食用它,人们就用"元宵"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来为它命名。千百年来,诗人多有吟咏。元代许有壬就有"元宵贮膏火,蒸里笑南乡"的诗句。"元宵这个美味的节日食品,历经唐、宋、元、明、清,已名满全国,载誉五洲。

  元宵的品种很多,吃法也不尽一致。北宋以前是在烧开的汤锅里撒进白糖,再下糯米粉团煮熟,因为无馅,故称“实心丸于”。无馅元宵一般配以蜜枣、桂花、桂元等制成各式甜味元子羹。到了南宋,才改用糖馅,叫做"乳糖元子”,以区别北宋的无馅 "元子"。有馅元宵分为甜味和咸味两种。甜味的多以白糖、核桃、芝麻、桂花、山楂、豆沙、枣泥、"水晶"等制馅;咸味的可荤可素,或将肉斩茸单包,或配以素菜合包,也可将素菜烫熟斩茸,调味作馅。

  元宵制作的传统方法,在早期是用手搓条潍(jue折断)块揉圆;后来采用在竹匾里撒粉、加馅、喷水滚摇。还有一种是把糯米粉合成软面团,象包饺子那样一个一个包馅砖(tuan)圆,通称"汤元"。


世代流传的"太后饼"
--------------------------------------------------------------------------------

  陕西富平县特产"太后饼",具有外皮焦黄酥脆,内质层次分明,柔软可口,油香不腻的特点,久为群众所喜爱。近年来,成为接待国际友人的名点。

  相传汉文帝 (公元前一八0年至一五七年)的外祖母灵文侯夫人,曾建园于怀德县 (今富平县华朱公社怀阳城),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常来此地省母,随行御厨将烤饼技术传授于当地民间,故取名"太后饼"。两千多年来,这一操作技术,世代相传。

  "太后饼"以上白面粉十斤相猪板油四斤为主要原料。板油除去皮膜、切丁,用刀背排砸成油泥。排砸时将调料水(用八角、花椒,桂皮熬制)及精盐分次加入,再排砸两次。将和好的面团分成每个重二斤的面剂,用手拍平,在案上甩扯成二分厚的长形面片,在上面抹一层板油泥;然后从右向左卷成圆柱形,搓成长约二寸的条,用手压扁,回叠成三折,再搓压成一层五寸长的条,揪成每个重约二两的面剂,每个剂子竖起在手中旋转五、六转后,用拇指压住顶端,边旋转边向下按,如此转五、六次,用手拍成直径约二寸的圆饼,即成"饼胚"。

  将饼胚上面抹上用水化开的蜂蜜,放入三扇鏊的底鏊 (鏊要用菜籽油涂抹)烘烤至呈金黄色时即成。


盛夏素馔酿皮子
--------------------------------------------------------------------------------

  三夏吃凉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已很盛行。据《唐六典》记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杜甫有 《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敷。入鼎资过煮,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筋,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冷淘属于今日的凉面,用槐叶和面粉做的凉面称为"槐叶冷淘"。杜诗中所说,槐叶冷淘碧绿清香,诚然是消暑佳品,所以掌管百官撰膳事务的太官令,供应九品以上官僚朝会时的饮膳,夏天要加"槐叶冷淘"。

  现在我国南北各地的凉面不下数百种,其中不少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今日的菠菜凉面就是由槐叶冷淘演变而来。西安的酿皮子,则是这数百种凉面中的一种,它的制做工艺有两道:

  一是制面皮。一斤面粉用二斤水,分三次倒入,先和成稠糊,再陆续加水调成稀糊,续水时加入少许的盐、碱。和成的面浆用手扬起能拉成线条为宜。用手勺将和好的面浆倒入专门蒸皮子的"酿箩"里摊平,薄厚要均匀。接着"酿箩"放开水锅中蒸约三、四分钟取出,再放进冷水里稍凉一会,然后将面皮从 "酿箩"中取出反扣在案上,逐次将面浆蒸完为止 (也可采取笼蒸的方法)。每蒸完一张面皮,给上面抹一层油,叠堆一起,吃时切成细条。

  二是调制。绿豆芽用开水淖过,"放在碗底,面皮放在上面,逐次加盐、醋、油泼辣子、芝麻酱等调料即成。有条件的还可放入适量面筋,吃起来薄软筋韧,凉爽可□,真可谓夏令食品中的佼佼者。

营养丰富的枣肉沫糊
--------------------------------------------------------------------------------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是杜甫回忆他童年生活片断的诗句。明净的秋空,历历的红枣,竿起枣落,入口脆甜,对孩子们来说是特别有兴趣的。

  枣的品种极多,据粗略统计就有二百种以上。陕西大荔县 (古谓同州)的马牙枣,形椭圆,皮薄,肉脆嫩,汁多味甜,远近闻名。

  同州枣可以晒成千枣长期贮存,把干枣夹在饼里作成枣糕,捣成枣泥作点心馅,或者制成各式甜点。鲜枣还可以加工制成蜜枣,脆枣、酒枣等,各有风味,深受群众欢迎。驰名西安的小吃"枣肉沫糊",就是选用同州枣烹制而成的。

  相传,唐贞观年间,同州有一位穷苦雇工,曾为财主家专门栽培枣树,狠心的财主一天只供他一块"蒸饼"食用。他饿得实在没法,就把落在树下的烂枣煮成糊糊来吃。繁忙的秋收季节过去了,这位雇工不仅体重增加,而且容颜焕发,体格健壮。第二年,雇工辞退了财主家的活,在同州城内开了个专卖枣肉沫糊的小店,果然生意兴隆,顾客盈门。从此"枣肉沫糊"的声誉也就不胫而走,逐渐传到京城长安,至今延续不衰。

  制作"枣肉沫糊"的关键是火工。要求先将枣洗净煮熟,搓烂过滤,去皮去核搅搓成糊状。锅内先少添水,投入豇豆,大火烧开,待豆子熟烂、汤呈红色时,将面粉 (枣的四分之三)和成稀糊徐徐拌入,接着再将枣糊倒入锅内搅匀烧开即成。这样烹制出的枣肉沫糊,色红味甜,滑润可口,具有滋阴补气之功,食后口有余甘,令人回味。

得天独厚的黄桂柿子饼
--------------------------------------------------------------------------------

  以临撞县火晶柿子为主料制做的黄桂柿子讲,既可当作小吃食用,也可作为宴席上的点心佐餐,是西安特有的风味细点之一。

  临澄县的柿子栽培历史长,品种较多,以火晶柿子最为驰名。它色泽鲜红,肉质致密,个儿虽小,含糖较多,营养价值很高,且无硬核,是制做黄桂柿子饼的理想原料。

  关于黄桂柿子饼,民间流传着李闯王的一段轶闻。一六四四年,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即带领大军去攻打北京。当时正值灾荒之年,临演的老百姓就用当地所产的人晶柿子拌上面粉烙成柿面饼,让战士们在路上食用。由于这种饼抗饥耐饿,义军官兵食后,个个精神抖擞,没有用多长时间就攻下了北京城。从此,临演人民年年在金风送爽的季节,都要制做柿面饼吃,用来纪念李自成。后来,经过西安的厨师不断改进,发展成现在的黄桂柿子饼。

  黄桂柿子饼,除主料为临潼火晶柿子外,还必须配有上白面粉、黄桂、玫瑰、青红丝、猪板油、桃仁、白糖等。制作方法是,先将放软了的火晶柿子剥皮去蒂,倒茬面粉里,搓成稠糊后,再与面粉搅和均匀揉成软面团 (不用加水)。同时另耿少量面粉,加入上述配料,揉搓成馅。从软面团里取一两左右托在手中拍平,包入馅料,双手旋转封口成圆球形,平放在注入菜籽油的鏊中烙烤,待底面色变黄时,压成扁圆形,随即翻过,博加菜籽油,烙约五分钟,待火色均匀即熟。这种黄桂柿子饼,两面金黄,饼心绵软,馅料色彩绚丽,桂花芳香扑鼻。


关中风味臊子面
--------------------------------------------------------------------------------

   臊子面为关中地区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个。其特点是面条细长,薄厚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质味皆绝,尤以歧山臊子面汤味酸辣,柔韧爽口,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臊子面是在唐时"长命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据《猗觉寮杂记》记载, "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所谓‘长命而"者也"。其所以叫"长介面",大概是因为这种面又细叉长,耐煮不断。唐代诗人刘禹锡《赠进士张盗》"余为座上宾,举筋食汤饼"中的"汤饼" (唐时凡用水煮的各种食品多称"汤饼"),就是这种长命面。相传,苏东坡在陕西凤翔任节度判官时,特别爱吃这种面条,曾写下了"剩欲去为汤饼客"的诗句。把长命面与臊子结合起来成为臊子面,是在北宋末年。据《梦粱录》卷十六记载,当时城市的肉铺已有专卖经过加工的臊子肉。明代高谦所撰 《遵生八笺》里还记载有"臊子肉面法"。

  臊子面在关中地区,特别是在农村的"身价"很高。除了沿袭唐代习俗,老年人过寿、小孩子生日必食臊子面,以示"长寿"、"长命"外,还根据不同地方与节令,有着不同的讲究,有的正月初一要吃臊子面,有的接待贵客要吃臊子面,有的改善生活要吃臊子面,甚至在种麦时也要吃它,寓意麦根扎得深,祝愿来年大丰收。

  臊子面的制作主要在于掌握好以下两个关键:

  一是揽臊子。带皮猪肉切成一公分见方的小块,起锅加猪油烧热弄投入肉块、姜末、调料面煸炒,待水分煸干后。将醋顺锅边烹入,少搅几下,接着下酱油,用手勺不停搅动,然后加适量清水,视肉煮至七成熟,肉皮能掐动时,加入适量食盐,煮至肉熟即可将臊子舀出。这种烹制工艺与《遵生八笺》里的"臊子肉面法"基本一样。

  二是擀面。以水加碱合面,先倒入三分之二的碱水将面粉揉搓成絮,再将剩下的碱水徐徐加入揉成面团,盘起回性后,反复揉搓,愈揉愈佳,然后斟薄,切成长约一米、细如韭叶的面条,开水锅下面,煮熟浇臊子食用。擀面讲究"把式",要求技艺高超姻熟,薄厚均匀,切条细,下到锅里不断。旧时关中刀俗,农村娶媳妇,第二天上午,专门有一个擀面的隆重仪式:当客人上席后,新媳妇要亲自上案擀面,以测验其烹调技芭的高低。


古老食品"石子馍"
--------------------------------------------------------------------------------

   在美丽富饶的八百里秦川的广大农村,有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古老食品石子馍。由于它有悠久的历史和原始的制作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石子馍的历史,可以远溯到石器时代。据 《礼记》记载:先民没有宫室,冬居窟,夏栖巢;没有火种,只好生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 "茹毛饮血"的生活。不知经过多少年代, "后圣有作",才发现了火的用途。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亨(烹)、以炙,以为醴酪"。到了周代,更进一步能够"燔黍",在供人食用的同时也祭祀鬼神。 "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可见现代的石子馍是由古代的"燔黍"演变而米的。到了唐代,同州 (今陕西省大荔县)把石子馍称为"石敖饼",作为对王朝的贡品。《资暇录》里还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石傲饼本曰喭饼"。因为"同州人好相喭"(喭yan音彦。粗鲁、刚强。)每到口角相争,相持不下的时候,就要投状官府去打官司。双方都怕官司打输,坐牢挨饿,所以"必怀此饼而去,用备狴牢之粮"。故又称"喭饼"。到了清代,随着秦人官游江南,石子摸也涉足金陵,曾得到袁子才的啧啧称赞,称为"天然饼" (《随园食单》)。

  石子馍,又称干馍、砂子馍,是用上白面粉,放入调料、油、盐 (糖),制成饼胚,把洗净的小鹅卵石子,放在平锅里加热,把制成的饼胚放在石子上,上面再铺上一层石子 ,焙制而成。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经久耐贮。不仅可以馈赠亲友、招待佳宾和产妇临蓐后食用,也是旅游者的理想食品。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