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老北京的冬季美食

2017/9/1 12:53:32  来源:食品与健康

  在北京,冬季有吃“白肉锅子”的习俗,大概源于东北地区的满族,实际上就是把羊肉片换成煮好的白肉,酸菜、冻豆腐和粉丝照旧,但调料大不相同,必需换成青酱(酱油)、蒜泥;主食也以米饭为最佳,白肉锅子和酸菜汤泡米饭,是北京冬季的一道美食。

  白肉和白肉汆酸菜

  与东北地区相类似,煮白肉是盛夏三伏以外,最具北京特色的饭食。

  煮白肉的方法是,取1500~2500克(三至五斤)的“五花三层”一块,洗净后用开水焯掉血沫,放在沙锅里旺火见开,文火煮熟,佐料是葱、姜、花椒、大料和豆蔻。判断白肉的生熟,是用单根筷子戳肉皮、以一戳就透为度。

  煮好的白肉用铁丝笊篱涝出,晾凉,一半切成大片儿,一半切成一厘米见方的肉丁,分别装入盘中备用。蒜泥、酱油一起装入碗中。酸菜切丁装盘。

  白肉汤放凉后,撇去上面的浮油,这就是所谓的白汤。

  吃白肉时,先把白汤放在炉子上见开儿,把切好的白肉片儿码在漏勺里,然后放在滚开的白汤里烫热,重新装盘,就可以蘸蒜泥、酱油吃了。白肉丁也是如此处理,烫熟后重新装盘。

  吃完白肉后,盛米饭半碗,洒上烫热的白肉丁、酸菜丁,浇上滚开的白汤,连汤带饭,是为煮白肉的标准吃法。

  没有酸菜怎么办?可把白菜切丁,在开锅里焯一下,放在盘中,趁热淋醋(白醋更好),然后扣上大碗,冷却后的味道虽逊于酸菜,但聊胜于无,也可说是不错的替代品。

  白肉汆酸菜也是北京人常吃的冬令食品。自己在家中渍酸菜的,我没见过。因为那时候买酸菜非常方便,凡是带“菜床子”的油盐店冬天都卖酸菜,一口口的大酸菜缸就摆在店门口,现捞现卖,有时还带着冰茬儿;称好后用马莲拦腰一系,就可以提溜走,价钱很是便宜。缸沿上还挂着一个铜勺,买完酸菜,盛两口酸菜汤喝也是可以的,当然,今天看来这样做是不卫生的。

  把酸菜买回家后,先用凉水洗净,切丝,放到沙锅里加水适量,锅开后加入发好的粉丝儿,再放上白肉片或白肉丝,搁细盐适量,就可以端锅了。

  沙锅上桌,因锅底温度较高,一定要垫上大磁盘子,以免烫坏了桌面。一般不垫木垫,因有“砂不就木”之说。是不是因怕沙锅底把木垫烫焦?那就不得而知了。

  炉肉、丸子熬白菜

  北京“南式魁”猪肉铺在冬季特制的炉肉和丸子,在市场上已经绝迹多年了。

  炉肉,是选用薄而嫩的“五花三层”,放在特制的烤炉中微火慢烤,直到肉中脂肪的低温融化部分消失殆尽,肉皮微微起泡,就可以出炉了。

  与炉肉搭配的丸子,是扁圆形的,粉白色,用碎猪肉炸制而成。做法是,先把“五花儿”猪肉切碎,稍剁均匀,拌以团粉,以发硬为好,做成扁圆形,直径大约10厘米,厚度在两厘米左右,放进炼好的荤油锅中炸透,捞出晾凉即可。这种丸子虽酥脆不足,但韧性有余,无论在锅里熬多久,都不会散得捞不起来。

  炉肉丸子熬白菜的做法是,先把白菜切块儿,放在煸锅儿里煸至塌秧,以去掉白菜的生气味儿。把煸好的白菜放进沙锅,加温水适量,中火慢煮。炉肉切片,丸子十字改刀,切成四瓣,均匀码在白菜上,盖盖儿,直到熬熟为止,出锅前撒上细盐调味。

  蒸白米饭,用炉肉为主熬白菜佐餐,是冬季北京家庭晚饭的绝配。

  炒胡萝卜酱

  炒胡萝卜酱是老北京冬令最为大众化的菜品。

  取红胡萝卜1000克(二斤),洗净,切丁,在煸锅中煸炒至熟;羊肉(腰窝儿最好)150克,切丁;煸锅加底油50克,烧热,放入切好的羊肉丁,加葱花儿、姜片儿煸炒至熟,再搁黄酱适量煸炒,如黄酱太硬,可在锅中稍加开水稀释,待羊肉酱“咕嘟”出小泡儿来,放入煸熟的胡萝卜丁,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跟夏天的炒黄瓜丁一样,冬天用炒胡萝卜酱就饭,主食可以不限,但以米饭最好。

  汆儿卤面

  汆卤的做法,与打卤不同,一是肉不用煮,二是不勾芡,三是鸡蛋要在事先摊成薄片,改刀为柳叶状。汆儿卤面是入秋后常吃的面食。做法如下:

  先把四两左右(约200克)的“肥瘦儿”猪肉切成薄片儿,入锅加佐料煸炒,肉一变色,加入开水、青酱或酱油,适口为止。再将发好的黄花、木耳沥水入锅,见开儿后放入切好的摊鸡蛋片,然后浇在煮熟的面条上即可。

  汆儿卤面虽然类似汤面,但与北京人秋冬常吃的热汤儿面迥然不同。简单地说,热汤儿面是把做好的汤与生面条一起煮,汆儿卤面是做好汆儿,再浇到煮好的面上,做法不同,口感的差别就更大了。

  “拨鱼儿”和“片儿汤”

  在一定意义上说,北京的“拨鱼儿”和“片儿汤”倒可列入秋冬季节北京的“热汤儿面”一类。

  拨鱼儿的做法是,先把白面放在碗里,用温水调成糊状,等锅里的汤烧开,用单根筷子,顺着倾斜的碗边,把即将流出的面糊压成两头儿尖、中间稍粗的鱼状面条,开锅后“俏”上白菜叶或菠菜叶,出锅时再搁点儿三合油,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拨鱼儿了。

  片儿汤的做法与拨鱼儿大异而小同,为什么这样说呢?所谓“大异”是因为做拨鱼儿和的是面糊,做片儿汤和的是面团,赶成薄面片,再切成一寸左右宽的面带子,锅开了以后,一只手拿着面带子,一只手把面带子揪成小方块,顺着锅边儿往锅里放,动作要协调,速度要快,荤汤、素汤都可以。

  我也吃过把煮熟的拨鱼儿和小面片捞出来,再拌炸酱或芝麻酱的,但总觉得没有带汤儿的吃法味儿足,特别是在冬天。

  有一种拨鱼儿汤多年不见,就是把红胡萝卜擦丝儿,煸熟,备用。羊肉切丝儿,加葱、姜丝儿煸炒至熟。加入煸好的红胡萝卜丝儿,放汤,再往里拨“拨鱼儿”。食时,加醋和胡椒面儿。食迄,浑身发暖,是家庭晚饭常选的品种。

  羊肉杂面

  绿豆杂面是北方的流行食品,一年四季都可食用。但羊肉杂面,却是北京“热汤儿面”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种。

  做好羊肉杂面的重要一环是“煨羊肉”,先把鲜嫩的羊肉(腰窝儿、上脑儿、后腿儿均可)一块切成薄片,葱白儿和姜也斜切成片,同时放入盛有酱油和香油的碗中煨制,时间不要太长。杂面清水下锅,开锅后,将煨好的羊肉和酱油、香油一起倒入锅中,用筷子拨匀,再开锅,即可盛到碗中,上面洒上香菜段,爱吃酸、辣的,也可稍加一点醋和胡椒粉。一碗香喷喷的羊肉杂面就算做好了。

  做羊肉杂面,工序简单,时间不长,一学就会。应当注意的有两点:一是锅中放入羊肉后,赶紧用筷子拨放均匀,做到开锅儿即熟,时间一定不能太长,以免肉煮老了不好嚼;二是杂面一定要质量好,锅一开,就能闻到绿豆的清香味儿,过去切面铺就兼卖这种杂面,据说饶阳的杂面最好,如今已经很少见了。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