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在云南,米线原来有这么多种吃法!你尝过几种?

2018/6/15 14:58:14  来源:好食记 作者:孙岩岩

云南,可不是只有过桥米线。

我在旅行上是个懒人,有吃有睡,对我来说就是好地方,西双版纳符合这个标准。

想象中的版纳是个有点闭塞、落后的小城,但到了当地,才发现这儿已经发展得非常好。

有不断修缮中的宽阔马路,有通宵营业的美食餐厅,有热情礼貌的民众,街道整洁治安也很好。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泼水节,所以小城里人很多,想要玩的好吃的好,还是得有当地朋友或是熟悉这儿的人指引。

玩,你可以有所保留,可吃,是一定要听他们的。

在景洪的第一个早上,我们就跟着朋友逛了菜市场,这里是最能触摸当地人生活的地方。

其实那天逛菜市场不是重点,重点是赶早去吃下景洪最火的米线。

说火爆不过是在当地人中间,外来的游客是不来这里的,所以我们到那的时候,被店家惊讶的问: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老板的疑问并不奇怪,因为这家店确实不怎么好找,并且还不在商铺位置。

米线店没有名字,没有门牌,就在景洪一个名为“鑫海花园”的小区大门内侧,那个位置多是门卫的处所,时间久了,就被当地人唤作“保安米线”。

店子不大,店内只能容下做米线的地方,食客们都在外面的大棚下吃米线,挤满了人。

据说这里的牛肉米线是最好吃的,但是想吃好东西必须要赶早,过了七点就吃不到了,那天我们没能赶上,所以退而求其次,吃了猪肉卤的米线。

做米线是全家上阵,年龄最大的阿妈已经70多岁了,负责烫米线。

她的女儿们在一旁负责浇卤水、加高汤、煎蛋、收钱。一家人形成的米线流水线,配合起来效率挺高。

在云南吃米线挺奇怪,味道需要自己调,外面大棚下,有个大桌子专门放调料,近二十种的调料被盛放在盆盆碗碗中,摆在桌上,看上去相当壮观。

这调料不但有辣椒油、香醋、花椒油、盐和味精,还有腌制好的各种酱菜以及新鲜的菜叶子,可选择性真的太强了。

自己调好的米线总是格外香,用来做米线的汤水是真正熬了一夜的大骨汤,喝起来味儿很正。

更浓郁的是米线的米香味儿,尽管有各种调料作陪,却不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吃过保安米线,我们就进山了,落脚地是拉祜寨。

拉祜寨是个偏僻的村寨,在那里几乎嗅不到商业气息,寨子里能看到一个小商店都不是件容易事。


还算幸运,在我们住的阁楼不远处有个小商店,其实也只是一间不足5平米的小木屋,卖些基础的生活日用品。

商店的主人是个四川女孩,她很热情,第一次去买东西时还说请我喝茶,聊了几句,才知道她这里早上还卖米线。

我们十几个人在离开村寨的那天早上,全员行动,浩浩荡荡去吃米线了。

这是四川味的米线,店主用用高压锅炖了一大锅骨汤,卤是提前炒制好的猪肉臊子,用了四川人喜欢的豆瓣酱,所以一碗做好的米线看上去油水很重,让人觉得很有食欲。

因为条件简陋,小店外的一张桌子容不下太多人,干脆我们一大帮人齐刷刷地蹲在店对面的路边吃米线。

我们一字排开,放肆的大口嗦粉,大口喝汤,那种豪情与放肆的感觉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爽。

能在这样的村寨吃到川味米线,不得不说也个奇遇。

离开西双版纳的那天,在机场吃了最后一顿米线,是云南的特色:过桥米线。

尽管在机场,许多人会觉得不够正宗,但是那顿米线的味道还是让人难忘。

包括在返程的飞机上,南航提供的午餐居然也是米线,这点还是颇让人意外的。

其实美食无处不在,不管环境如何,只要有美食作陪,其他一切的简陋与不合时宜又算的了什么呢?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