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交流

做好滑溜鱼丝的关键

2009/9/13 21:57:11
制作滑溜鱼丝的原料,以选用鲜活的黑鱼或青鱼为佳,尤以黑鱼为上品。此鱼肉质紧而鲜美,对成品的色香味形质有重要作用。

成形后的鱼丝,由于经过刀工处理,鱼丝截面细胞被破坏,细胞中水分和内含物外溢,其中一部分水被蛋白质的亲水基团吸附,一部分水与内含物受空气的影响,变成粘稠物而粘附在鱼丝上,还有鱼丝本身的血污渗在鱼丝内,影响鱼丝的光滑度和上浆。为了避免这些影响,鱼丝在上浆前要用清水浸漂,目的是稀释鱼丝表面的粘稠物,利用水的渗透作用,使鱼丝内的血污和粘稠物分离,并消除腥味。浸漂后,自然沥水10分钟左右,此时鱼丝清爽发白,易吸入水分。
  
沥水后的鱼丝,弹性增强,吃水量已达到饱和状态,当加入食盐(强电解质)进行基础码味后,增强了鱼丝蛋白质的表面电荷,使蛋白质具有更大的结合水的能力,此时加入淀粉、蛋清、糖、味精、小苏打在盆中上浆。因为蛋白质的亲水性,鱼丝表面的水分和蛋清中少量水分,为了满足鱼丝蛋清两方的吸水要求,把两者联系起来,使粉芡浆牢固地附在鱼丝上,滑油时不至脱落,从而达到了上浆的目的。如果鱼丝水分不沥干或用湿淀粉上浆,效果都不好。水分多了使鱼丝和湿淀粉不能较好地附在一起,同时淀粉吸水性远不及蛋清,故上浆效果不好。
  
上浆的过程是不断搅拌的过程,通过有序的拌、捏、轻柔的摔,使原料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变化。通过不断的搅拌,使调味料不断渗透到原料中,起到均匀地调味;另一方面,鱼丝经过人为的吸水过程,鱼丝内存在较多水分,在少量的小苏打的作用下,鱼丝中的蛋白质的PH值和等电点发生变化,有利于蛋白质对水的吸附。通过不断的搅拌,又使原料表面的粘度增大,这时加入干淀粉能使其更加容易吸附在鱼丝表面。经过以上若干程序使鱼丝上劲,最后在上过浆的鱼丝中加入少许色拉油拌和,并放入0℃左右的冰箱中饧2小时左右,再拿出烹调。加入色拉油的目的是便于操作,在划油中不易粘连成块。一方面碱性物质和油接触可发生一些反应,这样可进一步减轻其味。另一方面可防止原料在冷藏中水分损失,避免鱼丝表面变色。再就是小苏打在湿热的空气中会分解产生CO2,故只有在低温的环境中进行物质之间不断的反应,使原料充分吸收调味料和浆液,使上浆好的鱼丝变得洁白鲜亮。

滑溜菜肴另一关键是油温的掌握。锅先要烧热,用油滑好,热锅添油,油量是原料的2倍。油温宜控制在2成~3成左右。油温高了,下鱼丝后蛋白质马上凝固,使鱼丝不散,易成块,造成外老里不熟的现象;或使劲解散后,细小鱼丝骤受高温,蛋白质凝固,淀粉生硬壳,并在表面产生细小裂痕,造成鱼丝直接与高温油接触,导致鱼丝失水,卷缩,色泽发黄。油温低了,蛋白质久久不能凝固,容易脱芡,同样影响鱼丝的质感。在2成~3成油温下入鱼丝,鱼丝表面由于水分原因,不能立刻达到蛋白质凝固的温度(70℃左右),趁此时熟练地用筷子把粘在一起的鱼丝划散,这一过程既是淀粉糊化的过程,又是蛋白质逐渐变性凝固的过程。温度渐渐升起来了,因此要求动作轻巧灵活。待划散的鱼丝发白后,迅速滗油。炒锅上火,炸小料,下辅料,烹入对汁芡,芡汁要薄,这样可使原料成品表面光亮度增加,翻勺起锅装盘即成,上桌时可以跟一碟香醋供客人蘸食。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