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政管理

寿光温泉大酒店“齐民大宴”的策划

2009/4/22 19:41:19
文/杨德峰
  
“齐民大宴”是根据《齐民要术》一书关于饮食宴饮的记载创制的一整套宴饮菜点,共有菜点200多款,内容有“齐民小吃宴”、“齐民素宴”、“齐民大宴全席”等多个系列。“齐民大宴”制作精美,品味独特,有古之遗风。其程序安排、宴饮风格以及酒茶的配备,反映了寿光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庄园饮食风貌,是历史美食的再现。
  
为推出“齐民大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对市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其策划、实施方案的大体思路如下:
  
一、“齐民大宴”真实可靠的依据
  
“齐民大宴”主要是根据《齐民要术》一书中的饮食记载而整理制作的。《齐民要术》引人注目的原因之一,是它在烹调理论上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论题,资料丰富,见解鲜明。
  
从宗旨上看,该书作者贾思勰公开宣布:这本书是为老百姓写的。“齐民者,平民百姓也;要术者,切要之法也。”这个书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谋求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简要方法。因此,它不象《周礼》和《吕览》,只记宫廷珍馐和天下美食,而是雅俗并举,贵贱皆录,注意联系平民的生产与生活,让食品科技知识为百姓服务。例如,作者针对普通农家的迫切需要,就写了制干枣法、藏杨梅法、豉丸法、麦酱法等章节,他考虑到一般市民的生活习性,就记下面条、粽子、莲藕、青菜等的烹制要领。因为是着眼于实用,所以全书文字也“较浅显,不尚辞藻”,内容虽然精深,理解并不困难。身为高阳太守的贾思勰能有这样的明见,难能可贵。这为我们研究“齐民大宴”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从时间上看,这部书上自夏禹商汤,下及汉魏六朝,思路贯通十多个朝代,健笔纵述2000多年。前人的研究成果,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他都兼收并蓄。该书引用各种古籍150多种。不仅如此,该书对民间古老的歌谣和谚语,只要内容相关,也注意收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从内容上看,这部书的篇幅之大,涉猎面之宽,超过前代所存的农书和食书。《周礼》、《礼记》和《吕览》尽管不少方面谈到食品,但都过于简略,也比较零散;《淮南王食经》、《太官食方》和《四时御食注》虽说已成专著,可是有录无书,俱已佚失。因此,12万言的《齐民要术》无愧“空前”二字。再从其记述的资料来看,固然它主要是反映齐鲁燕赵的农业概貌,但是,吴楚荆扬、秦陇川广的菜品也有介绍,甚至连外域的异味都囊括进去了。其中有酱、醋、盐、豉、酒的生产工艺,有八和齑、鱼鲊法、脯腊法、羹臛法、蒸焏法、煎消法、菹绿法、炙法、作月宰奥糟苞法等烹制技巧,有主食、素食的制作要领,有餐具择用和食品储藏知识,还有花式繁多的菜谱,比较充实、完整。这些为“齐民大宴”宴席食谱的制定提供了样本。
  
从烹饪学术价值上看,《齐民要术》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它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包括谷物、菜蔬、禽畜、水鲜在内的主要烹调原料的品种、性能、产地和养殖方法,同时对前人某些不准确的说法加以鉴别、订正或是补充、发挥,初具《烹饪原料学》的雏型。二是它详尽地记述了众多调味品的生产工艺,对古代食品酿造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其中,造神麦智、造笨麴、造百醪酒、造法酒、造黄衣、造酱、造豆豉等方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不愧为世界最早的调味品专著。三是它收录了众多菜谱,分析了不少烹调方法,堪称我国最早的食谱大全。就炙法而论,以前只记有炮豚、炮群、鱼炙、脍炙几种,而贾思勰就充实进捧炙、脯炙、牛脑炙、薄炙肫、搪炙、衔炙、酿炙、范炙、炙蚶、炙蛎、炙虫车虫敖等10余种,对烹调工艺的建树相当突出。因此,这本书确确实实是便民的要术,治庖之良方,是我们研制“齐民大宴”的翔实而全面的资料宝库。对书中详细的菜点配方和制法,一一落实,这样“齐民大宴”中的菜点就有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二、“齐民大宴”的试制原则
  
“齐民大宴”中的菜点虽然都来自《齐民要术》的记载,但也不是全部的照抄照搬。我们在试制“齐民大宴”时就定下了以庄园美食为主,兼顾官府菜和民间菜,既有少量高档的“参翅海味”,也有中档丰盛的荤素佳肴,还有风味独特的市肆小吃、平民饮食,而且从实际出发,肴馔突出经济实惠、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特别是那些能够适应寿光温泉大酒店的经营,可批量生产的品种优先选入,使试制的宴饮美食,精美实惠,风味独特,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风格,且适合在大酒店正常经营运作。如“虎头鸡”,运用“炸烩”的技法,将鸡剁成块,经拍粉或挂糊后,炸至酥烂,然后再清汤烩制,色泽红润,有咬头,且口味鲜美,香而不腻,食客肯定很欢迎。这道菜还可批量生产,提前准备,大大节约了饭菜的烹调时间,给餐厅带来了好效益。
  
三、“齐民大宴”的宴饮格局
  
“齐民大宴”的宴饮格局、礼仪程序、肴馔食风、酒茶配备都体现了寿光当地饮食习惯和风格,反映了魏晋南北时期庄园宴饮的程序格局。
  
寿光当地的宴饮待客,热情大方。农民待客,粗茶淡饭,讲求实惠,尽力准备,多食大饼、面条、禽蛋、鲜菜。让客人在炕上吃饱喝足。城区对客人有酒有菜,鸡、肉、鱼俱备。富裕人家则佳肴美酒、海味俱备,遇到喜庆、节日、诞辰,酒菜更为丰盛。上世纪50年代以后,对客人招待热情,崇尚俭朴,避免铺张浪费。至80年代,人民生活普遍提高,饭菜规格也在不断提高,有的到酒店包桌,设宴招待。宴饮多在午间。席间多海味,必有汤,无汤不成筵席。汤也以海味为主,贵者为海参、扇贝,次者有虾仁等。一道海参或对虾菜上来,主人必用筷子、食匙分送至客人碟内,生怕你吃得少。厨师也如此,菜盘子越光越高兴。
  
待客筵席,有尊谦之礼,宾客为尊,主人自谦。布席,以客为首。宾客在“上首席”,即迎门而坐;主人在“对首席”,与宾客相对。陪客在“二首席”。若不如此,即为不恭,宾客可能不满,甚至拂袖而去,俗称“挑眼”了。现在,宾馆、酒店的座席习俗,受旅游宾馆规范操作的影响,一般也是主人做主位,两边是主宾;主人对过是副陪,副陪左右是次宾客。筵席就餐,客在先。席前先上点心,称为“压席”。然后上菜,是先冷后热,先炸后甜。每菜必先置宾客之前,主人让道:“请、请”,宾客品尝后,他人方可下箸。只有主人宣布“随便时”方可随意进食。添酒、添茶与就餐相同,即先宾客,次陪客,后主人。添时,主人站起,双手托壶或其它盛器,作恭敬之状。酒要添满,茶要半杯,有“满酒浅茶”之说。筵席用酒,旧时为黄酒、白酒,今则红酒、白酒、啤酒。近年来,人们又开始喜欢黄酒。敬酒与就餐相反,须主人先饮,宾客随后,此谓之“先喝为敬”。
  
现在寿光当地,城乡村镇每逢婚娶大事,新姑爷回门办宴时,必请乡村行厨高手来治菜办席,他们虽是农民,但治席办宴的技术一点也不比城里餐馆厨师差。他们因材施烹、就地取料的灵活性,往往能赢得主人家的诚心感谢。他们治办的大件菜,丰满实惠,味浓而香醇,特别令赴宴的客人称赞。每当上整肉、整鸡、整鱼时,当地习俗,主宾应该拿赏钱,否则,让人笑话。“齐民大宴”上也有整肉、整鸡、整鱼,同时也有许多象“虎头鸡”、“蚂蚱酱”、“侯镇烧羊肉”、“汆鳝鱼”、“热合菜”、“小豆腐”、“煎菠菜饼”、 “煎毛蟹”、“炒哑巴辣椒”等乡土风味很浓的家常菜。
  
当地宴客,面点丰富,小吃繁多。“齐民大宴”按照此情况,设计了多道面食点心,其中也有米食制品。如“烧饼”、“大肉包”、“素锅贴”、“羊肉烧麦”、“韭菜猪肉盒子”、“韭菜盒子”、“玉米饼子”、“三鲜水饺”、“白菜水饺”、“鳝鱼面”、“肉馄饨”、“糯米凉糕”、“杂粮粽子”等10多个品种,穿插在菜肴之间上桌,很出气氛,吃起来也别具风味,很开胃口。
  
今天,文史研究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使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更多的人们所瞩目。山东作为鲁菜的故乡,如何挖掘传统名菜,提高鲁菜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为鲁菜扬名,让鲁菜冲出山东,走向全国,发展饮食文化并以此来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由此可见,“齐民大宴”的策划运作方案,首先要搞好市场调查定位;其次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饮食资源和浓厚的文化背景;其三就是不断地完善和总结,使其向更科学、更具有时代性方向发展。贾思勰的烹饪论述,一千五百年后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我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已觉得美不胜收;深入地体会了解,则有待于长期的咀嚼。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应结合实际操作经验,总结出理论性的东西,为丰富齐鲁烹饪文化做出贡献。
  
以上不成熟的看法,或许能给餐饮界的同行及研究者某些启示,这是我们最感欣慰的了。
  
四、“齐民大宴”美食单(例)
  压桌点心:当地风味点心
  四小菜:酱疙瘩、腌鲜花椒、煎小咸鱼、小葱拌虾皮
  四凉碟:珊瑚藕、五香鱼、青椒拌皮蛋、菠菜拌毛蛤
  两酱碟:老虎酱、蒸虾酱
  一座盘:绿色蔬菜篮子
  迎门茶:明前龙井
大菜:大虾、大蟹、赛熊掌、虎头鸡、汆鳝鱼、煎银鱼、辣蟹酱、炒热合菜、菠菜饼、山芹菜肉丝
一座汤:甲鱼汤
四面食:寿光焦饼、煎饼、白菜水饺、糖酥杠子头火烧
一水果:时令水果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