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四川名食——灯影牛肉

2017/7/13 10:39:21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县的传统名食,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入口无渣,回味无穷。

  据传,唐代大诗人元稹曾在朝廷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和权臣而遭到贬谪。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他谪居石城(今四川达县)任通州司马。一天,他微服出访,到一酒店小酌,以牛肉佐酒,发现该店牛肉切得特别薄,在灯光下简直呈透明状,而且香酥可口,颇为赞赏,于是名之曰“灯影牛肉”。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川菜中的灯影牛肉确也有渊源,值得一谈。

  据老人们回忆,清光绪年间,四川梁山县(今梁平县)有一位姓刘的专做烧腊、卤肉的厨工流落在大巴山南麓达县,以卖五香牛肉为业。开始时,他的牛肉切得又大又厚,嚼也嚼不动,且易塞牙,销路不畅,生意清淡。后来,他日思夜想,加以改进,把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再放于炭火上烤酥,吃时刷上一层麻油,使牛肉薄大红亮,略带麻辣和甜味,既可作消闲零食,又可下酒下饭作菜肴,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生意逐渐兴旺起来。后来他在达县成家立业,还培养了一批徒弟。1927年,有一位姓李的地主,曾请一家经营灯影牛肉的店铺,做了30听灯影牛肉的罐头,送到成都青羊宫花会去展销,结果获得银质奖章。从此灯影牛肉名声大振,成为四川一大名食,罐头产品也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海外。

  还有一位传承、制作灯影牛肉的有功之臣,值得宣扬和赞赏,她叫钟易凤。20世纪30年代初,钟易凤与丈夫在重庆街头设摊叫卖灯影牛肉,因其片薄如纸,红润透亮,麻辣鲜香,风味独特而闻名。后来生意越做越好,便改摊头为店铺,名叫“老四川餐馆”。门面宽敞,专做牛肉食品,除灯影牛肉外,还销售牦牛肉、虾须牛肉、熏牛肉等。老四川餐馆的灯影牛肉为什么入口化渣,香酥可口,回味无穷呢?原来制作方法与众不同,工艺特别讲究。首先,选用上等黄牛的后腿腱子肉,不沾生水,除去浮皮筋膜,保持洁净,经片肉、腌渍、晾干、烘烤、蒸熟、油炸、炒味等七道工序精制而成。片肉要刀工过硬,片得薄如纸、大如掌,厚薄均匀,整齐方正,不穿花。烘的时候平铺在烘炉内的钢丝架上,用木炭火烘约15 min,使牛肉片干结。然后上笼蒸30 min取出,切成长5 cm、宽3 cm的小片,再上笼蒸1 h,出笼晾冷后下油锅放姜片、花椒少许,炸出香味。最后,用少量油加醪糟、辣椒面、花椒面、五香粉、白糖在小火灶上炒匀上味,起锅晾冷,食时淋少许麻油增香即成。

  钟易凤年逾古稀时仍任技术指导,协助徒弟五伦刚主持该店业务,使灯影牛肉继承传统,保持特色。她的一套烹饪技艺,被收入中日合编的《中国名菜集锦(四川)》一书。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