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被历史赞美过的湖北菜

2017/9/1 12:53:32

  湖北菜古称楚菜、荆菜,起源于江汉平原,约有2800年历史,经历春秋战国、汉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和当代五个演变时期,在中国烹饪史上素有“千年鄂馔史,半部江南食”之称,细细品味,你能听到荆楚大地的故事,历史以这样唯美的方式赞美着湖北菜。

  1.氽鱼丸

  根据稗史的记载,秦始皇好鱼,他一统江山之后,每餐必要有鱼,但又不能有刺,如有鱼刺则赐死厨师,御膳房人人自危。一日,一位御厨耐不住压力,以菜刀刀背砸鱼发泄,砸着砸着,竟发现鱼刺鱼骨竟自动露出来,鱼肉则成了鱼茸。正在这时,宫中传膳,厨师急中生智,拣出鱼刺,顺手将鱼茸捏成丸子,投入已沸汤中氽成丸子,呈上了秦始皇的餐桌。秦始皇见之色泽洁白,柔软晶莹,尝之鲜嫩爽滑,筋斗弹口,于是大喜,下令赏赐。后来,这种氽鱼丸就流传下来。

  2.东坡肉

  东坡肉的历史要追溯到900余年前的古黄州,相传1088年苏东坡到任杭州太守,不久就开始就对西湖进行整治,疏湖泥,堆成堤,这就是后来的苏堤,这不仅不让西湖免遭改田之殃,更改善了西湖水质,第二年渔民和莲农大获丰收。于是百姓纷纷抬酒送猪到太守府上。苏东坡推辞不掉,就命人将成堆的猪肉切成块,用酒、姜、葱、酱、红糖,文火焖的香嫩烂酥,最后再将肉每户分送回去,百姓们尝到太守府送来的肉,味美酥嫩,肥而不腻,称其为“东坡肉”。

  3.康熙八宝豆腐羹

  相传康熙爷十分喜爱吃质地软滑,口味鲜美的清淡菜肴。有一次他到南方巡视时,暂住在苏州曹寅的织造府衙门里。曹寅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为接驾,曹寅派人从各地采购回来大量山珍海味,又吩咐名厨精心操持,无奈不对皇帝的口味。曹寅多方苦寻,终于重金从苏州请来了名厨张东宫。张东宫绞尽脑汁,是以豆腐为主要食材配成了一道佳品,康熙爷甚是喜欢,就赐名为“八宝豆腐羹”。返回京城时,还将张东宫带回宫,赏他五品顶戴,在御膳房工作。从此这道八宝豆腐羹常上御膳桌,康熙爷久吃不厌。

  4.炸酥鱼

  “酥鱼”又名“枯鱼”,它的故事要追溯到距今已1700多年前的西汉。西汉后期,朝政腐败,有一位贤吏隐居伊水。一日垂钓,两个蛮横少年对他说:“你为何扰我家族。”言毕少年不见了,忽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扑向渔者,只见河中两条游鱼向渔者点头。渔者自忖,如施恻隐,后患不及。随以酒和食洒向河中,将鱼醉死,捞出剁块,拌味炸熟投入水面以示警戒。鱼群得知同类不自量力,遂唱出了“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的悲哀歌声。而枯鱼也由原来的炸食佐酒,逐渐进而变成炸蒸结合的“炸酥鱼”,成为湖北人餐桌上菜经久不衰的名肴。

  5.贺胜桥鸡汤

  连心理哲学类的书籍都要取名为《心灵鸡汤》,可见鸡汤对于百姓来说已不仅仅是补身,更可补心。贺胜桥鸡汤起源于1982年,是湖北一绝,它以农户散养的土母鸡为主料,采用无污染的优质地下泉水,用文火精心炖制的。不同于广式鸡汤的浓郁,贺胜桥口味清香,回味甘甜,即使多食,肠胃也毫无油腻、负担之感。秋冬季节,湖南、湖北的食客们奉行古代膳食四季五补的理论,趋之若鹜的到贺胜桥来品汤、补身、补心、补灵,这时往往满街的鸡汤馆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