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政管理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09/6/21 22:27:51

——记中国鲁菜烹饪大师张义忠

文/苗壮

张义忠1981年参加工作,在济南三大鲁菜名店之一的汇泉饭店,跟随师傅学习鲁菜烹饪技艺。当时的汇泉饭店,是济南餐饮业档次较高的酒店之一,经常接待重要领导和外国客人。酒店对菜品的要求比较高,十分讲究菜品的造型,注重体现鲁菜的文化品位。在这家知名的酒店工作,是许多厨师梦寐以求的愿望。在这里,张义忠一直从事烹饪工作,在技术上勤学苦练,不断进取,在政治上积极向上,努力进步。1985年,张义忠当选为团支部书记,成为团员青年的带头人。他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刻苦钻研专业技术,而且还带领团员青年攻克难关,很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接待任务。在汇泉饭店工作期间,是张义忠学习鲁菜烹饪技艺、从事餐饮工作的起点,他辛勤耕耘,为自己奠定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汇泉饭店并入了济南家电巨头三联集团,张义忠被安排在“三联”旗下的金三杯酒店工作,担任宴会厅厨师长。当时的“金三杯”,是济南餐饮市场响当当的品牌饭店。张义忠和他的师傅,一起制订了整个酒店的宴会销售菜单。他认真对待每一桌宴会,认真对待每一道菜品。为不断满足顾客的期望,张义忠及时调整更新菜品,实行了一项又一项推陈出新的举措,使酒店的生意十分红火,上座率高达110%。

1997年,“金三杯”接手了位于济南著名风景区——千佛山脚下的万国大酒店,成为“金三杯”的第一家连锁店,张义忠被派到这家分店任行政总厨。经过装修,分店形成了集粤菜、鲁菜、韩国烧烤、自助餐、鲍翅皇五个餐区、集五种风味于一体的专业化酒楼,并供应早茶和夜宵。由于定位准确,管理到位,使开业一举成功,创造了酒楼同等餐位的营业额第一。

在“金三杯”工作期间,张义忠勤学不缀,学习并掌握了很多现代酒店的经营和管理知识。公司也经常指派他外出学习,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名店、旺店考察,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吸取了更多的餐饮经营和菜品烹调经验。他去广州白天鹅宾馆学习了三个月,使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1999年,张义忠被公司任命为分店的执行总经理,使他所钟爱的烹饪餐饮事业实现了一次新的跨越。

2003年,张义忠离开了济南,到济宁顺通金海聚酒店有限公司任执行总经理。济宁是水旱码头,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地,又是孔子的故乡,济宁人对吃有着独到的见解。“金海聚”以经营海鲜为主,在他的努力下,“金海聚”的生意有了突破性进展,他所首创和经营的“上上品”海鲜佛跳墙、“八珍宴”及野生海参等菜品独具特色,享誉任城。2005年,济宁“金海聚”开设了第一家分店——金海聚海鲜饺子楼,“吃野生海参还是金海聚”,“到金海聚吃佛跳墙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口头禅。

2003年,张义忠荣获“中华烹饪名师”称号,被评为国家烹饪高级技师;2005年6月,被山东省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鲁菜烹饪大师”称号,使他所钟爱的餐饮事业又实现了第二次新的跨越。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张义忠在20多年的餐饮生涯中,汲取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存储了能力,养成了爱好。从在济南举行的第一届中国厨师节开始,到2005年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厨师节,张义忠每届都去,有时去参加大赛,有时前往观摩,每次都能获得双丰收。他不断地研究鲁菜烹饪技艺,时刻关注着鲁菜餐饮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成为酒店经营管理的佼佼者。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