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政管理

麻辣烫十几平的小店月进万元!

2021/1/17 15:49:36

“好吃的麻辣烫在城西,店面被姓金的两姐妹布置成黄颜色的格调,进去后让人感觉到食欲大开。”


“现在迷上了一家麻辣烫,味道好极了。就在小营小学对面的清吟巷,一家又小又破的店。”


“濮家新村后门菜场对面的几家也蛮好吃的,经常去光顾。”


这个夏天,杭州一家知名论坛上,讨论麻辣烫的帖子突然多了起来,麻辣烫俨然一副杭城路边小吃“当家小生”的模样。


麻辣烫今夏火热开涮


太阳火辣辣地顾自发着光,走在街上的行人无所遁形,不自觉地眯起了眼。


长生路上一家麻辣烫店内,安徽人小张却在热并快乐着。一张黑黑的忠厚的脸,三十刚出头却已经腆着个小肚腩,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招呼着过往客人。这是昨天记者见到他时的印象。


小张是喜欢杭州的这个夏天的。因为这个夏天,名不见经传的麻辣烫突然就红火了起来。


不足15平方米的小店内,摆上空调和冰柜,再加上几张桌子和凳子,装备虽然简单,但是对于一间街头麻辣烫店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店小更显得客人多。据说小张的店天天是“济济一堂”。昨天下午记者看到,店内的6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陆续还有客人进来打听“有没有位子”。


店内埋头大吃麻辣烫的大都是20岁上下的小青年,有的是逛街逛累了来小店里解馋的,有的是路过的游客来这里填肚子,还有几位是小店的忠实“粉丝”,据说是过两天就忍不住来报到一次。


这样火爆的场面同样可以在浙工大附近的麻辣烫店内看到。这家小店没有空调,但是麻辣烫散发出的阵阵诱人香味吸引着过往的行人。晚上10点多记者经过这里看到,店内正围坐着十几位顾客,一边挥汗一边吃得热火朝天。


餐饮业内有句“七死八活”的俗话,讲的是夏天是餐饮业淡季。这几天,杭城持续高温,很多人都感叹没胃口吃东西。但麻辣烫店却仿佛一夜间遍地开了花。20出头的小戴称自己是麻辣烫的忠实顾客,“夏天天气热,吃其他东西都没什么味道,只有吃麻辣烫,热上加热,这滋味可真是太爽了。”


经改良变成杭州版麻辣烫


麻辣烫是重庆的名小吃,但是,记者采访过的几家麻辣烫店主有安徽人、四川人、杭州人,还有台湾人……却都不是重庆人。


他们怎么会做重庆小吃的?他们做的麻辣烫正宗吗?据了解,这些非重庆籍的麻辣烫店,大部分是先请重庆人传授麻辣烫的制作方法,之后经过自己的改良,于是杭州版麻辣烫就粉墨登场了。


对于重庆麻辣烫手艺是否系出正宗,安徽人小张有自己的理解:“在不同的地方开店,要适合不同地区的人的口味。像在杭州做麻辣烫,如果完完全全按照重庆人的手艺,也许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喜爱了。因为重庆的麻辣烫都以口味浓重又偏辣的红汤作汤底,而吃惯清淡口味的杭州人是不喜欢吃的。在杭州,只能放一点点辣椒到白汤里做汤底。”


在文三路一家麻辣烫店掌门的是台湾人,他卖的麻辣烫同样是被其改良过了。“我们的汤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煮麻辣烫都是两锅汤,我们店有三锅。两口锅专门煮麻辣烫,还有一锅骨头汤是24小时在炖的。我们把麻辣烫锅里的菜煮熟后,捞到碗里,再倒入骨头汤。这样顾客吃起来,就没有好多种菜混杂起来的味道,相反倒是能品出菜肴原有的香味。”


一些经营麻辣烫的店主说,四五年前杭州就有做麻辣烫的店了,但在今年夏天突然红火了。想不到,捧场来吃的食客多,开店的人更多。“如今在杭州,麻辣烫已经开了大大小小不下几百家门店。”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