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吃

天水的吃

2006/1/19 22:33:22  来源:互联网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优美传说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之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前,人类的祖先即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它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还留下了诸多独具风味的小吃。

在天水人心里,浆水面是一种永难割舍的情结。

浆水面
  
家常便饭的便饭,在天水,当指浆水面。
  
我是吃浆水面长大的。老家杨家岘,穷而偏僻,连小小的集市都没有。当时的饭,顿顿离不开浆水,早上浆水汤,中午浆水面,晚上又是浆水汤,周而复始,日复一日。我总嚷着要母亲做一顿醋饭。所谓的醋饭,也就是臊子面。那时的我,以为天下的饭无非就是浆水面和醋饭而已。所以,醋饭于我,要算打牙祭了。
  
从浆水的做法即可知道,浆水面是平民的饭。
  
先将用来做酸菜的菜洗净,切碎,在开水里汆一下,放进盛有“脚子”的缸中;再烧一锅开水,用少量的玉米面粉勾芡,煮熟后倒进浆水缸里,搅匀即可。天水人把这个过程叫“投浆水”。浆水的好坏关键在于“脚子”,有好脚子则必有好浆水,至于用来投浆水的菜,因季节而异,春天的苜蓿,夏天的芹菜,秋天的萝卜,冬天的白菜,都可以用来做酸菜。
  
我最爱吃苦苣菜投的浆水。苦苣酸菜清香可口,有清热解毒、开胃降火之功效。但我是个马虎人,只要好吃即可。此外,苜蓿和芨芨菜的浆水也不错。春天里的头刀韭芽或者天水本地的野葱花炝的浆水,当属上上乘。有人这样写过浆水面:本地风光好,芹波美味尝。客来夸薄细,家造发清香。饭后常添水,春残便做浆,戊珍北山面,一吸尺余长。
  
浆水好吃,不一定浆水面就好吃。一碗好吃的浆水面,其一是面条要柔韧滑爽,其二要把浆水炝好。炝,是极重要的技术关键,是烹制一碗浆水面那画龙点晴的一笔。
  
浆水出现的历史悠久,大约在西周时期。据《吕氏春秋》载:文王嗜菖蒲菹,孔子闻而服之,缩安面食之三年,然后胜之。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亦写道,浆水“调中行气,宜和强力,通关开胃,止渴消食,利小便,白肌肤。”如此之论,虽好,但会让人觉得吃浆水面像喝药治病一样。
  
在天水人心里,浆水面已经成为一种情结。远走天涯的天水人,都会在心里念叨着:真想吃一碗浆水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银行职员挪用公款,事情败露后逃到南方,半年之后被抓回来,警察押他回天水。路过西安时,他在车上闻到了一股浆水味,很纯正的那种,我猜想,那一定是天水人在西安开的浆水面馆。他向警察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吃一碗浆水面,“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吃了,闻到就馋”。两碗下肚之后,可能是心满意足的缘故吧,就把作案的事全说出来了。说的时候,他笑容满面。警察问他为啥在此之前闭口不提时,他的回答是:浆水面吃得人心里舒服。
  
回答如此简单,理由如此平淡。
  
这是食文化在一个普通人身上的沉淀。

  
即使是隆冬时节,也有许多人在凛冽的寒风里穿过一座城市,只为吃一碗呱呱。

呱呱
  
和一位外地朋友通电话,临末,邀请他方便时来敝地玩,顺口说了一句:“来了我请你吃呱呱”。本想以此做结,没料到他急切地问:“是不是公鸭做的?”从这句话里可以断定:他是一个熟读李渔的人。李渔《闲情偶寄》中谈到鸭时说:禽属之善养生者,公鸭是也。李渔还喋喋不休地说,老公鸭煮得烂熟,功效比得上黄芪和人参。
  
想象之中,呱呱应与鸭有关,这是它的读音给人留下的第一信息。但实际上,它是陇上小城天水的一道风味小吃,“呱呱”是方言,是锅巴之意。
  
小时候,母亲常做凉粉给我们吃。呱呱应该算是凉粉的一种,但又不完全同于凉粉,区别就在于呱呱的原料是荞麦糁子(天水人把糁字读zhen)。荞麦去皮后拉成碴粒儿,制作时将荞麦糁子放在桶里浸泡一段时间,将淀粉溶于水中搅拌,水成浆汁状,用纱布过滤,滤除渣滓;置一大铁锅于灶头,烧沸一锅水,将淀粉浆汁搅匀,徐徐添进沸水,边添水边用面杖快速搅和,此时得用旺火,待面杖搅不动时改用文火。天水人将这个过程称之为“馇”,馇得时间越长,锅巴越厚,呱呱就越好吃,柔韧,滑爽。馇到色泽黄亮时,停火,出锅,入盆晾凉即可食用了。呱呱对调料的选择极严,辣面是本地甘谷产的上等面,泼辣子的须是驴油,辣子里加多少花椒粉、八角茴香,芝麻酱要用熟热油来化,蒜泥要兑水,还有芥末。
  
天水人经常说“馇一锅呱呱吃”,馇,是个缓慢的词,能让人想到文火哗哗的样子。呱呱是天水人的朝食之物,所以做呱呱生意的人,不仅不能睡懒觉,连个囫囵的好觉都睡不成。
  
呱呱是富有手艺人意味的一种食品。在天水有几户人家的呱呱,就是有祖传秘方的,决不外传。西关片东乡子一家人的呱呱极为著名,即使是隆冬时节,也有许多人在凛冽的寒风里穿过一座城市,只为吃一碗呱呱。

散发着热气的猪油盒,是最先让这座城市温暖起来的小吃。

猪油盒
  
听名字,就让人想到它像个小盒子,这倒也确实是一种形似的称呼。
  
早晨的天水街头,在一只被胡麻油浸得湿漉漉的木盘里,猪油盒子等待着刚从睡梦里醒来的人们,热气微散,颜色金黄,像一个老实人的方脸,一搭眼,顿生亲切。但最初,平头老百姓是吃不上猪油盒的。据说,这是清代宫廷里的一道点心,随着清初一些满族人移居天水,猪油盒才慢慢地在天水传开了,那时候,它还叫“猪油饽饽”,是一个比较北京化的叫法。颇善美食的天水人,将其几经改良,声名遂远播陇上,成为天水饮食的一道名吃。
  
我的一天,就是从吃猪油盒开始的。
  
每天早晨,我骑上自行车,迎着晨风走上班。一路上,摆了不少的早点摊,随便找一家,坐下,要两个猪油盒先吃着,豆浆来了喝个饱,一抿嘴,走了。有时候,吃完了也坐一会儿,边抽烟边看师傅做猪油盒,算是闲趣吧。我所知道的猪油盒的“工艺流程”就是这样看来的。我看得最多的是北园子小区的一家,师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已经卖了大半辈子猪油盒的她,自称“闭着眼睛都会做”。熟能生巧的道理,在饮食上最容易体现。
  
因为是现做现卖,所以把面提前和好。我猜想,她一定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往面里入油,把面制酥,要不到早上就来不及了。眼看着新出锅的快卖完了,她把早已揉得很有韧性的面拉成长条,用手蘸些胡麻油,抹上,揪成小面团,按扁,把早就制好的生油酥卷包上,再按,放入猪板油、葱末、精盐,捏,收口,一个猪油盒的生坯子就这么好了。然后,把鏊预热,在鏊底抹些胡麻油,稍热,将生坯放入,烙一会儿,再放些胡麻油,炸至金黄色取出,入炉烘烤,不出10分钟,熟了。
  
告别那个忙碌的身影,起身继续上路,偶尔回头一望,一排排刚刚出炉的猪油盒散着稀稀的热气,与同样冒着热气的呱呱、杏茶一起,让这座城市的早晨温暖,闲适,充满了明清时代的市井气息。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