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交流

生吃河鲜海鲜 易患肝胆结石

2010/9/10 19:02:30
无论是海鲜还是河鲜,都可能带有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食用后可引起胆道感染及寄生虫病,为肝胆结石埋下隐患

远离肝内胆管结石的关键在于预防。因为绝大多数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与饮食、胆道感染及胆道寄生虫密切相关

时下正是各种水产品的消费旺季,生鱼片、醉虾、醉蟹、生蚝等成了不少餐厅的主打招牌菜,有不少好尝鲜的食客热衷追捧。专家提醒,无论是海鲜还是河鲜,都可能带有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生吃前简单加工的过程也可带来病菌、病毒污染,食用后可引起胆道感染及寄生虫病,为肝胆结石埋下隐患。

  病例

  20年4次“开刀取石”

  陈姨今年67岁,一向好吃鱼生和醉虾。自从1989年查出胆囊结石至今,她已先后动过4次手术,第一次是切除了胆囊,后来查出肝内外胆管结石又开了一次刀;近几年病情再度复发,由于结石长期刺激肝脏引发炎症,2008年又不得不再次“开刀取石”。

  今年3月,她再次出现了上腹部疼痛、寒战发热等症状,到医院一查,肝内外胆道中果真又“长出”了很多结石,第4次开刀已在所难免。家人看着陈姨饱受病痛折磨,既心痛又担忧:难道就没有办法能把肝胆管里的残石一次全“揪”出来吗?

治疗

  肝胆管残石率高达30%~40%

  “人体肝脏内存在四套管道结构,十分复杂。其中,胆道系统就像一棵大树,从毛细胆管逐级汇合到一级胆管分支再到肝总管,如果胆汁流出肝脏的任何环节受阻或存在胆管狭窄因素,都可致结石形成或复发。”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方驰华教授分析说,目前肝胆管结石的检查诊断主要手段都存在着缺陷。比如,B超分辨率较低,易出现“伪影重”;PTCD是有创检查,易致出血等并发症;而ERCP 则只显影结石以下平面的胆管;MRCP费用昂贵分辨率不及CT;胆道镜则属于手术检查,病人承受痛苦还需花高额费用;CT虽能“看清”结石和扩张的胆管,但只显示二维横截面,难辨清胆管狭窄的位置……

  正因为术前的检查往往难以准确提供肝胆管结石的大小、形态、分布以及肝胆管狭窄部位、程度、长度等,使医生在术前难以制定详细手术方案,造成许多肝胆管结石手术往往“治标不治本”,术后结石残石率高达30%~40%。

  近两三年来,方驰华和他的同事探索在肝胆管结石的诊治中引入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利用64排CT数据把原先开腹以后都无法看到的肝脏内部隐藏的结石、胆管、血管结构真实再现到电脑屏幕上,在电脑上将胆道系统进行三维重建、设计“歼石”方案,并多次在电脑上进行仿真手术演练后再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定下个性化手术方案。超过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相关手术治疗后,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直接胆道造影检查,发现结石残留及复发率低至1%以下。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