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动态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崩盘了,我却有点开心....

2018/2/26 11:35:23  来源:金错刀

 也许到现在,你还没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但是你一定看到过它的差评。

没错,今年春节,《舌尖3》的吐槽量远超春晚,被网友戏称“微商出身的”节目导演。  

《舌尖》系列在豆瓣的评分,从第一季的9.3分狂跌至如今的4.7分,口碑崩盘。

攒了四年口水等来的第三部,看了前两集你会蒙圈,第三集会失望,第四集以后如果你还坚持看的话,你可能就是“看看它还能差成什么样”的心态了。

我们先来简单列举下,《舌尖3》中几处比较明显的槽点:

1、跑题:这两天有一口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章丘铁锅”卖脱销了,没错,全是节目组的功劳。可是猛然间会反应过来,这不是“舌尖上”的中国么?我们等了四年想吃的也不是一口锅吧?

 

当然,器是食物的载体,也是烹饪中的重要工具,你可以让我误以为这是介绍烹饪工具的纪录片,但是最后要用它给那个食物灵魂呢?然而却并没有特写介绍食物。舌尖上的铁锅,nice。

2、编造历史:没想到吧,一部美食纪录片,可以让了解历史的人忍不住出来说话了。 在第二集《香》里,提到了西安的“回坊”,片中是这样说到:“回坊是西北著名的回族聚居区,唐朝时便已形成,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格局”。

 

当晚就有微博网友来啪啪打脸了,指出“回坊”是90年代才出现的,而在唐代,这个地方则是“北院门”。有网友更加科普出完全相反的说法:回坊所在区域的真实历史是尚书省,唐朝官府办公的地方。

不仅如此,连一起介绍的美食水盆羊肉,也是一脸无辜。

 

3、微商的嫌疑、科学的质疑:在第四集《养》当中,片中人物自制中药口红片段引发了网络上的激烈讨论, 杀菌处理、安全性、三无原料某宝来源等等,简直是不想上快手的微商不是一个好导演!

 

还有关于对动物的识别上....

 

针对网友的一系列差评质疑,导演组的回应也可以说是相当霸气了。

 

令刀哥印象很深的两句话:“在题材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器具、宴席、食养和融合等主题,都是之前的纪录片和节目在美食领域内没有触碰过的。”和“最终,基于传承和创新的双重要求,第三季在呈现令人谗言欲滴的美食基础上,增加了美食的文化感和历史感,通过大量前期调研、学术研讨,对中国菜肴前世今生进行溯源。”

 

是创新,还是跑题和历史错误,自己心里没点数么?

 

剪辑方法的更新、故事线的增加或者交叉、视角切入的改变、观点的标新立异,这些方面你说有创新也就勉强算了,然而如今,披着一系列简单荒谬的误导或错误,甚至是远离了美食,空谈情怀,大言不惭的说即使冒险也要尝试的创新,正如网友所说“节目组对创新可能有什么误解”。节目组不走心做出来的节目,差评的结果,我们观众不背锅。

 

想想六年前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那个还没燥热起来的初夏,多少人深夜盯着屏幕流口水,刀哥办公室里的好几个90后正好是那年高考,那时候的《舌尖》是他们少做一套练习题也要跑去看的电视节目。

 

但是,尽管《舌尖3》如此差评如潮,我却有点开心。不是什么幸灾乐祸,而是看到了观众对于纪录片认知与观赏的进步。

如果你感觉到《舌尖上的中国》之前,自己对商业纪录片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并不是件奇怪的事情。自央视2011年纪录片频道开播之后,中国纪录片的类型化商业纪录片的时代才真正到来,陈晓卿申报的《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了开疆之作。

受《舌尖》系列的影响,我国纪录片整体的关注度上升,继《舌尖》之后还有一系列优秀并且受到好评热捧的纪录片,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越来越多的优秀纪录片在走进大众视野。

几年纪录片的熏陶之下,观众们也慢慢从吃瓜群众变成细细品读者,对纪录片的观感也开始全面完整起来。《舌尖3》差评如潮,除了他本身的制作问题外,确实从侧面反映了观众们鉴别纪录片的水准在提升。

审美,审的是美

“看了第三季,我一滴口水也没流”,对于美食节目来说,这句话应该是致命的羞辱了吧。从网友的评论里,我看到了大家心中对美的真正定义。

文案不美。有网友专门整理出第一季和第三季的文案片段,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一季里的“舌尖体”变成了如今的“百度百科体”。网友们喜欢的“舌尖体”,是那个切入的角度总是很新奇、给人强悍立体的画面感、温情体现于细节的文案,而不是如今教科书般的介绍,直白生硬,美感全无。

 

画面不美。美食节目,选料、角度、背景、调色、灯光,你也许直呼纪录片里让你垂涎欲滴的美食在生活中没那么光鲜亮丽,但是现在说起《舌尖》第一季里的美食画面,只要看过的朋友脑海中一定闪现了某某副美食画面,但绝不会网友截图下来的第三季里的这张吧。

 

剪辑不美。剪辑不仅是不美,可以说偏乱。不少网友反映内容跳来跳去,桌上的食物很快会切到人们遵守礼仪的习俗,打拳的画面下一秒可以直接接到美食,让人捉摸不透到底想表达什么。

不再被轻易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感动中国》,即使食物纪录片最后会升华到情谊的元素在,这些感情的粒子也应该建立在真实、真诚的情谊上,而不是强行感动。

一个网友投稿的说第三集《宴》取故事和景色于他的家乡,拍摄了平江的十大碗宴席习俗。网友提到,十大碗的味道确实不错,食材来自于农户自家风干的白萝卜、酸菜干、土鸡、油豆腐、蔬菜,伴有乡下做菜师傅不拘一格自成一派的做菜风格,让食物更具有新鲜的口感,也有乡下土菜的风情。原本以为团队能好好讲讲十大碗的食物,结果节目组讲了一堆封建礼节,网友直为平江人被展现的“顽固不化,迂腐落后”的形象鸣不平。大呼这期的舌尖根本不是在纪录和还原食物跟人情,而是预先给出了主题,大家照着团队的剧本演。

不仅如此,介绍到平江这里特意突出了“交通闭塞”而保留住的风土人情,这让既通公路也通铁路的平江情何以堪?如此连事实都不尊重了,还谈何感动?

美食纪录片,人文是美食的升华,也是灵魂,但这种人文与美食的结合是自然的、恰到好处的,没有一丝搪塞与突兀。而第三部则太多编故事般的强行加入人文因素,正是由于美食的铺垫太少,升华不到人文上来,才会出现尬聊般的总结语“爱,是最好的调味料”,完全没话硬凑、强行蹭感动。

《舌尖》系列一直以来给人的感动,不是直白,而是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一样,默默的倾注于父母为游子做饭的动作中、孩童看美食的神情里以及徐徐轻抚心灵般的柔缓嗓音和语调配音中。

在《舌尖3》的部分片段里,没有埋下一丝感动的因素,最后配上“ 爱,是最好的调味料”这样一句尴尬的话,好的导演,打扰了,下一个。

观众口中的导向

以前一提到电视节目的导向,也许你会撇撇嘴,可能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会不太适应这个词,仿佛这总是制作人的事儿,但是如今很多人看着《舌尖3》提到了导向,不禁让人动容,因为我们即使作为观众,也开始对咱们自己的纪录片负责起来。

当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说出来,说明我们对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产生了强烈的需求。需求更加彰显不足,而《舌尖3》可能就是不足的这个缺口。

《舌尖3》中提到的自制口红,广大网友便第一时间站出来指出自制口红的风险性;还提到了鱼腥草“补养身心”的重要功能,也被持有“鱼腥草含致癌成分,摄入量仍未确定”观点的网友所质疑着,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和有鉴别判断能力。

 

不仅如此,一位资深美食媒体人更加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不仅仅是一种进餐行为,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和价值观。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陈腐的饮食观念,吃哪补哪只是入门级别的,迷信传统,崇拜古法,信服药食同源,岂不知食用不当会要人性命。而在全球视野内,饮食是一门科学,如果不睁眼看世界,自得于“地大物博”“源远流长”“美食大国”等等自欺欺人的状态,中国美食永远是一个文化孤岛,也无望成为软实力的价值观输出。而美食科学的普及,可以正面引导中国普通人更客观的了解食物,喜爱食物,潜移默化的移风易俗,使人们接受更为科学的饮食观念。这本质是一种“祛除愚昧”的教化。然而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陈腐之气卷土重来,几乎在每一集中,都有这种对农耕文明的凭吊,对传统糟粕的赞美,对古法的尊崇,对手工的迷恋”。

 

纪录片的作用是记录与传承,我们在乎其中的真伪、判断其中的三观导向,是对传统文化负责、对我们传承者负责、对未来的接班人负责,更是对这个时代负责。

在《舌尖3》差评如潮的声浪中,我看到了观看素质、欣赏水平正在崛起的观众,《舌尖3》已不是曾经优秀的《舌尖》,但我们的观众却在走向更好。

旺菜秘籍
所谓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籍”栏目已收录火爆旺菜、创新菜、名店名菜的详细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另外在《独家秘技》、《会员专区》、《小本创业专栏》、《满汉全席》、《大赛菜品》等栏目里面也已收录近两万道各式菜谱,而且还在持续收录与完善之中。这些菜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会员中心